1.如何选笔记本电脑?

2.电脑驱动盘丢了,求主板驱动的下载

3.迅驰平台的Intel的“Centrino”(迅驰)介绍

4.想买个笔记本电脑,各位帮忙推荐几款?

5.笔记本电脑处理器能换吗?怎么换

6.微处理器的发展历程

7.各代主板\cpu\内存的型号及搭配

82579驱动_intel855芯片组驱动

从字面上理解应该是865G的芯片组,集成显卡,可以安装INTEL集成显卡的通用驱动,链接如下:

style="font-size: 18px;font-weight: bold;border-left: 4px solid #a10d00;margin: 10px 0px 15px 0px;padding: 10px 0 10px 20px;background: #f1dada;">如何选笔记本电脑?

这是扣肉和AM2之前的资料.这两个主的资料现在满大街都是.我就不重复劳动了.

奔四以前的产品我就不说了,除了那些对历史感兴趣和比较怀旧的人,一般的菜鸟看了也是没有太大的帮助.intel一开始的产品还是比较好划分的.高档的是奔腾系列,低档的是赛扬系列.每一款奔腾都有一款赛扬与之相对.对于CPU的性能,我们从其核心频率与后面的核心标号就能看的出来,ABC的以Northwood核心居多代表为FSB为533的2.4c,DE以 Prescott核心居多.现在intel新出的CPU大多数都是 Prescott核心.下面就详细的说一下各种核心的参数.

Willamette

这是早期的Pentium 4和P4赛扬采用的核心,最初采用Socket 423接口,后来改用Socket 478接口(就是指的针脚数.赛扬只有1.7GHz和1.8GHz两种,都是Socket 478接口),采用0.18um制造工艺,前端总线频率为400MHz, 主频范围从1.3GHz到2.0GHz(Socket 423)和1.6GHz到2.0GHz(Socket 478),二级缓存分别为256KB(Pentium 4)和128KB(赛扬),注意,另外还有些型号的Socket 423接口的Pentium 4居然没有二级缓存!核心电压1.75V左右,封装方式采用Socket 423的PPGA INT2,PPGA INT3,OOI 423-pin,PPGA FC-PGA2和Socket 478的PPGA FC-PGA2以及赛扬采用的PPGA等等。Willamette核心制造工艺落后,发热量大,性能低下,已经被淘汰掉,而被Northwood核心所取代。

Northwood

主流的Pentium 4和赛扬所采用的核心被认为是奔四最好的超频核心,其与Willamette核心最大的改进是采用了0.13um制造工艺,并都采用Socket 478接口,核心电压1.5V左右,二级缓存分别为128KB(赛扬)和512KB(Pentium 4),前端总线频率分别为400/533/800MHz(赛扬都只有400MHz),主频范围分别为2.0GHz到2.8GHz(赛扬),1.6GHz到2.6GHz(400MHz FSB Pentium 4),2.26GHz到3.06GHz(533MHz FSB Pentium 4)和2.4GHz到3.4GHz(800MHz FSB Pentium 4),并且3.06GHz Pentium 4和所有的800MHz Pentium 4都支持超线程技术(Hyper-Threading Technology),封装方式采用PPGA FC-PGA2和PPGA。

Prescott

其与Northwood最大的区别是采用了0.09um制造工艺和更多的流水线结构,初期采用Socket 478接口,以后会全部转到LGA 775接口,核心电压1.25-1.525V,前端总线频率为533MHz(不支持超线程技术)和800MHz(支持超线程技术),主频分别为533MHz FSB的2.4GHz和2.8GHz以及800MHz FSB的2.8GHz、3.0GHz、3.2GHz和3.4GHz,其与Northwood相比,其L1 数据缓存从8KB增加到16KB,而L2缓存则从512KB增加到1MB,封装方式采用PPGA。

双核

目前Intel推出的双核心处理器有Pentium D和Pentium Extreme Edition,同时推出945/955芯片组来支持新推出的双核心处理器,采用90nm工艺生产的这两款新推出的双核心处理器使用是没有针脚的LGA 775接口,但处理器底部的贴片电容数目有所增加,排列方式也有所不同。

桌面平台的核心代号Smithfield的处理器,正式命名为Pentium D处理器,除了摆脱阿拉伯数字改用英文字母来表示这次双核心处理器的世代交替外,D的字母也更容易让人联想起Dual-Core双核心的涵义。

Intel的双核心构架更像是一个双CPU平台,Pentium D处理器继续沿用Prescott架构及90nm生产技术生产。Pentium D内核实际上由于两个独立的2独立的Prescott核心组成,每个核心拥有独立的1MB L2缓存及执行单元,两个核心加起来一共拥有2MB,但由于处理器中的两个核心都拥有独立的缓存,因此必须保正每个二级缓存当中的信息完全一致,否则就会出现运算错误。

Gallatin 在xeon及Pentium Extreme Edition中使用是豪华版的代名词,大缓存,大流量(FSB 1066),高主频的象征.

k7的时代,毒龙是低端,速龙是高端.根据性能指标有相应的pr值标注,清晰明了.但是,也因为生产工艺的改进和产品线的调整出现了混乱.所以,AMD有了用闪龙一统低端的行动.

Athlon XP的核心类型

Athlon XP有4种不同的核心类型,但都有共同之处:都采用Socket A接口而且都采用PR标称值标注。

Palomino

这是最早的Athlon XP的核心,采用0.18um制造工艺,核心电压为1.75V左右,二级缓存为256KB,封装方式采用OPGA,前端总线频率为266MHz。

Thoroughbred(A/B)

这是第一种采用0.13um制造工艺的Athlon XP核心,又分为Thoroughbred-A和Thoroughbred-B两种版本,核心电压1.65V-1.75V左右,二级缓存为256KB,封装方式采用OPGA,前端总线频率为266MHz和333MHz。

Thorton

采用0.13um制造工艺,核心电压1.65V左右,二级缓存为256KB,封装方式采用OPGA,前端总线频率为333MHz。可以看作是屏蔽了一半二级缓存的Barton。

Barton

采用0.13um制造工艺,核心电压1.65V左右,二级缓存为512KB,封装方式采用OPGA,前端总线频率为333MHz和400MHz。

新Duron的核心类型

AppleBred

采用0.13um制造工艺,核心电压1.5V左右,二级缓存为64KB,封装方式采用OPGA,前端总线频率为266MHz。没有采用PR标称值标注而以实际频率标注,有1.4GHz、1.6GHz和1.8GHz三种。

Athlon 64系列CPU的核心类型

Clawhammer

采用0.13um制造工艺,核心电压1.5V左右,二级缓存为1MB,封装方式采用mPGA,采用Hyper Transport总线,内置1个128bit的内存控制器。采用Socket 754、Socket 940和Socket 939接口。

Newcastle

其与Clawhammer的最主要区别就是二级缓存降为512KB(这也是AMD为了市场需要和加快推广64位CPU而采取的相对低价政策的结果),其它性能基本相同。

双核

AMD推出的双核心处理器分别是双核心的Opteron系列和全新的Athlon 64 X2系列处理器。其中Athlon 64 X2是用以抗衡Pentium D和Pentium Extreme Edition的桌面双核心处理器系列。

AMD推出的Athlon 64 X2是由两个Athlon 64处理器上采用的Venice核心组合而成,每个核心拥有独立的512KB(1MB) L2缓存及执行单元。除了多出一个核芯之外,从架构上相对于目前Athlon 64在架构上并没有任何重大的改变。

闪龙拥有所有速龙的简化版处理器。最低端的是barton核心减少一半L2缓存的2200+。有socketA,754,939,940全系列的接口。最新版核心为Palermo。核心架构脱胎于ATHLON64,采用HyperTransport超传输总线,使用了Cool‘n’Quiet电源管理技术,这项技术使处理器可以根据所执行的运算工作来改变自己的频率,降低处理器的发热量,减小CPU风扇的工作量。Cool ‘n’ Quiet类似于移动版Athlon 64所采用的PowerNow!技术,它可自动调节处理器的工作频率,并搭配测温器件,自动调速散热器达到降温静音效果。确保了功耗控制在62w左右,从根本上保证了系统的稳定。

志强系列是在做奔二的核心的时候开始延续的.早期的intel服务器CPU与家用的是一样的,现在奔腾也可以做为低端服务器CPU使用.由于intel的安腾I系列处理器被AMD的皓龙阻击成功,名声一直不好.虽说后退出的安腾II也不差,但是也算是有过”前科”的,所以我们在今天就看到了本来是定位在32位的志强也有了64位的版本.与intel不同从1995年Athlon MP问世以来就只有这一个32的版本,只是在pr值上有所调整,高端的由皓龙包打天下.

Xeon(至强) 系列处理器

Xeon系列处理器是英特尔在1998年为彻底区别于面向桌面的Pentium处理器所推出的品牌,用以取代之前所使用的Pentium Pro品牌。Xeon产品线面向中高端企业级服务器、工作站市场;是英特尔公司进一步区格市场的重要步骤。Xeon主要设计来运行商业软件、因特网服务、公司数据储存、数据归类、数据库、电子,机械的自动化设计等。

主流的XEON系列处理器,都是基于Pentium 4的NetBurst架构所发展起来,为区别于之前的,我们一般称其为Pentium 4 XEON.根据处理器支持的SMP(Symmetric Multi-Processing,对称多处理)架构不同,Intel把XEON细分为,两个系列,即针对两路服务器处理器市场的XEON DP(Dual Processor)和针对4路或者更多SMP服务器处理器市场的XEON MP(Multi-Processor)。准确意义上的XEON与XEON DP一样都属于两路服务器处理器的范畴,而XEON MP则在Pentium 4 XEON出现的早期被一直源用。

XEON (Prestonia核心)

基于Prestonia核心的XEON处理器于2002年一季度被Intel所推出,其采用Pentium 4的Northwood核心,用以替代日渐落伍的Foster核心XEON。Prestonia XEON频率从1.8GHz起跳,采用0.13微米工艺制造,不仅内核芯片的体积缩小了,而且耗电量和散热量也都明显降低,使其可以达到更高的工作频率。此外二级缓存也由原有的256KB增加到512KB,使其同频率下性能较Foster有10%以上的提升。更重要的是Intel首度在XEON加入了HyperThreading超线程技术,理论上可以将2块CPU转化为4块虚拟CPU使用,使其在执行多任务时效率更加出色。与Foster一样,Prestonia也采用Socket 603封装,核心电压为1.5V,400 MHz的前端总线频率。

XEON (Prestonia B核心)

Prestonia XEON发布不久,在2002年四季度,Intel再度对XEON核心进行升级,发布了基于Prestonia B核心的XEON处理器。与从核心架构上讲两种并没有任何区别,都是基于Pentium 4的Northwood核心,具备512KB二级缓存和HyperThreading。但是随着生产工艺的成熟,处理器成品率得到提升,能够成功将其达到533 MHz的前端总线频率,频率从2.0G起跳,从而为性能和频率的进一步提升打下了伏笔。同时Prestonia B XEON首次采用了Socket 604针脚,使得必须搭配新主板才能使用。Intel一口气推出了E7205、E7505、E7501等多款芯片组与新诞生的604针脚处理器进行搭配,同时他们都可以向下兼容到Socket 603处理器。E7501是单纯的E7500升级版本,在E7500上添加了533MHz前端总线和Socket 604的支持。E7205、E7505则是全新的芯片组,除去以上两个基本的特性外,AGP 8x和USB 2.0也都开始得到了支持。到目前为止,采用Prestonia B 核心的XEON处理器仍屡见不鲜,是市场上居于低端位置的XEON处理器。

Xeon MP (Gallatin核心)

在2002年四季度Intel也对面向四路以上SMP的Xeon MP推出了核心升级版本Gallatin,一改之前用户所抱怨的与Pentium III Xeon相比显得性能平庸的问题。Gallatin核心Xeon MP采用0.13微米制程制造,采用400MHz前端总线,具备HyperThreading,采用Socket 604针脚,频率由较低的1.5GHz起跳。二级缓存达到512KB,Xeon MP一贯的三级缓存依然得到保留,从1MB到4MB的三级缓存,具备了多种型号可供用户选择。支持芯片组与Prestonia B一样。

XEON (Prestonia L3核心)

2003年第三季度,Intel首次在针对两路SMP的XEON中,推出了集成三级缓存的版本,该处理器核心仍然基于Prestonia B核心,前端总线保持533MHz,针脚也与Prestonia B的604针脚一样,频率则从较高的2.4G开始起跳,具备2.8G、3.06G、3.2G等多种频率,缓存方面在二级缓存保持512KB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了1MB的三级缓存,并且在3.2G的产品上推出了集成2MB三级缓存的版本。由于只是简单的加入了三级缓存,配套的芯片组仍然与Prestonia B保持一致。

Xeon DP (Nocona核心)

AMD支持64位运算的IA32服务器处理器Opteron出现,让Intel感受到了前所为有的压力。Opteron立足于现有32位市场,开辟出64位更加广泛的应用空间,而价格却和32位位处理器一样低廉。在距Opteron推出近一年后,2004年2季度末,Intel支持64位运算的IA32服务器处理器终于出台,新的Xeon DP处理器基于Nocona核心,采用Socket 604设计、可同时支持32位和64位运算,其核心基于Pentium 4的Prescott内核发展而来。Nocona采用0.09微米制程,支持新加入的SSE3指令集,前端总线直接跨过667MHz,提升到800MHz。频率由2.8GHz开始起跳,具备16KB的一缓存,但二级缓存则在原有的512KB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倍,达到1MB的容量。同时新导入了HyperThreading II(第二代超线程技术)效率较以前的HyperThreading有一定提升。Nocona还通过增强型Intel SpeedStep技术实现按需切换,支持平台和软件电源管理特性,使系统在获得优异的应用特性的同时降低平均功耗。新加入的EDB(ExecuteDisable Bit) 能够消除缓冲溢出所带来的影响,配合操作系统,实现硬件级别的反病毒,大大加强了系统的稳定性。64位运算是由EM64T指令集说提供,在Pentium 4的Prescott中该并没有采用到该技术。EM64T(Extended Memory 64 Technology)指令集可实现对64位内存空间的寻址,最大可提供4.5TB的寻址能力,而且兼容当前市场上所有的基于16位和32位软件,对于64位架构下开发的应用软件也能够完全兼容。此外Nocona还增加了8组寄存器,借此可减少CPU对一级和二级缓存以及内存的访问次数,从而提高CPU的工作速度,因此并没有内建价格昂贵的三级缓存。Nocona的推出,对于Opteron起到了很好的打击作用,也进一步巩固了Intel在低端服务器市场的地位,目前基于Nocona核心的Xeon DP处理器是市场最常见的版本。

Xeon DP (Irwindale核心)

Irwindale核心Xeon DP的前端总线、HyperThreading II、增强型Speedstep、EDB以及EM64T都和Nocona完全一致。该核心与Nocona核心最大的不同就是二级缓存进一步提升到2MB,频率由3.0G开始起跳,与Pentium 4 600系列处理器的架构有些类似。不过由于二级缓存的加大,工艺也没得得到改进,导致该处理器的功率和发热量均大大高于Nocona。

Xeon MP (Potomac核心)

支持64位的Xeon DP发布了,预示着高端的Xeon MP也将支持该技术。今年一季度,支持EM64T基于Potomac核心的Xeon MP正式推向市场。Potomac是Nocona的大缓存,多SMP版本,其采用了0.09微米制程,处具备1MB的二级缓存外,还具备4至8MB的三级缓存,前端总线也由以前的400MHz提升到667MHz,频率则由2.83GHz开始起跳,同时而Potomac可支持四路或八路处理器。其它特性方面类似于Nocona核心的Xeon DP。

Itanium 2 (安腾2) 系列处理器

Itanium系列处理器是为迎合高端的大型企业、金融、电信、电力、教育、政府等市场所推出的64位服务器处理器品牌,为Intel所有家族处理器中性能最强大的期间产品。不同与AMD或Intel自家的兼容32位应用的X86体系扩展的64位处理器,Itanium采用完全的64位EPIC架构,因此具有更为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并行处理能力,尤其是浮点计算性能,能够极大地提高数据处理的精度和速度。而在企业级所关心的可靠性和可用性方面,安腾系统所具有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足以和RISC小型机媲美。同时Itanium系列处理器还可实现不止仅限与八路以内的多处理器系统,可六十四路处理器系统,直至集群式超级计算机系统。

Itanium 2 MP(Madison核心)

Madison核心的Itanium 2处理器采用0.13微米制程,运行的128bit 400MHz的前端总线上,可提供高达6.4Gb/s的系统带宽,一级缓存为16KB,二级缓存为256KB,而三级缓存则提供了3MB、4MB、6MB、9MB等多种型号可供选择,频率则从1.3G开始起跳,别看频率不高,但由于架构与IA32的Xeon处理器完全不同,性能上的提供相当明显。Madison核心的Itanium 2可支持两路以上的SMP,属于高档的Itanium 2 MP系列,目前在Itanium 2中应用最为广泛。

Itanium 2 LV(Deerfield核心)

低电压 (LV)版Itanium 2处理器采用Deerfield核心,同样基于0.13微米制程的Madison核心演化而成,但由于核心电压的下降,其时钟频率在1 GHz和 1.4 GHz之间的几个型号可供选择,同时三级缓存也只具有1.5MB和3MB两种规格。不过由于其功耗为62瓦,而且价格也大为降低,因此多采用于低成本系统和密集环境,如刀片服务器等。

Itanium 2 DP(Fanwood核心)

事实上采用Fanwood核心的Itanium 2 DP也是Madison核心的两路SMP演化版本,Fanwood运行于400MHz前端总线,一级缓存为16KB,二级缓存为256KB,并且也具有最大9MB的三级缓存可供选择,除去不支持两路以上的SMP外和Madison核心完全一致,Fanwood核心的Itanium 2 DP频率从1.40GHz开始起跳,而低电压版本的Fanwood频率则从1GHz开始起跳。

还是概括一下吧。Intel Xeon作为服务器专用CPU,除了拥有超线程技术外,还集成三级高速缓存体系结构,拥有高达800 MHz的前端总线频率。Xeon是“Xeon DP”的简称。其中的“DP”就是“dual processor”(双处理),即支持双处理的处理器的意思,在处理器上标注的仅“Xeon”字样,而Xeon MP中的“MP”是multiprocessor(多处理),也即支持多处理的处理器意思,在处理器上标注的是完整的“Xeon processor MP”字样;即Xeon支持两个CPU,Xeon MP则支持4个、8个或更多CPU,适用于工作组和部门级服务器。英特尔Nocona处理器集成了按需切换的增强型英特尔 SpeedStep技术,可以动态调整功率和降低处理器功率需求。64位英特尔内存扩展技术(英特尔 EM64T)支持64位内存寻址能力,可带来更大的应用灵活性。英特尔超线程(HT)技术增强设计用于改进多线程应用的性能,同时扩展的SIMD流指令扩展3(SSE3)能够显著改进线程同步性能,从而可为诸如媒体和游戏等应用带来出色的系统响应能力。

AMD 从2001年开始在服务器领域跃跃欲试,并于6月推出了支持双处理器的Althlon MP及配套的AMD-760 MP芯片组,支持DDR ECC SDRAM和AGP 4X。该芯片组包括AMD-762系统控制器(北桥)和AMD-766周边总线控制器(南桥)。它改善了CPU和内存之间的总线结构,处理器与北桥芯片之间拥有2条独立的点到点的处理器系统总线,从而提高了运算效能。PCI总线的控制功能也在北桥芯片上实现,南桥具有一些周边设备的接口功能。AMD-762只在33MHz上支持64位PCI,这一点在设计显得有点儿保守。

AMD的 速龙 MP 双处理器主要是面向服务器和工作站的。目前常见的Athlon 系列主要有Athlon XP、Athlon 4、Athlon MP三个版本。由于Athlon XP、Athlon 4、Athlon MP的接口均为462针插槽接口,外观极为相似,使一般消费者很难分辨。其实Athlon XP为桌面版的CPU, Athlon 4为移动版CPU,Athlon MP服务器版CPU,不过市面上仍然都还是直接叫它为Athlon。首先是移动版与桌面版与服务器版的不同,移动版Athlon 4可以支持PowerNow 2.0技术,而其它版本的Athlon都不支持此技术;而桌面版与服务器版的唯一不同之处在于-AMD在桌面版Athlon 4中屏蔽了对多处理器(SMP)的支持。

现在AMD Athlon MP处理器有1000、1200、1500+、1600+、1800+、1900+、2000+、2100+、2400+、2600+和2800+等类型。

AMD Athlon MP 处理器是一款 x86 处理器,专为采用多元处理平台的服务器及工作站而设计,最适合性能卓越、高度兼容及稳定可靠的系统采用。从事石油及天然气勘探、网页数据储存以及动画制作等行业的大型企业都采用基于 AMD Athlon MP 处理器的系统以提高工作效率。此外,世界各地许多著名大学为了方便研究,都采用以 AMD Athlon MP 处理器组建的超级群集电脑系统,以执行需进行大量计算的应用程序。

2003年推出的Opteron(皓龙)处理器是AMD的第8代处理器(K8),采用独特的X86-64架构来对32位以及64位应用同时进行支持,此外这也是AMD第一款真正染指高端服务器应用的处理器。

Opteron是源自于拉丁文的optimus这个字,翻成英文就是best(最好的)。AMD选择这个名称,意在表示Opteron处理器将给予用户选择跑或32 位或64 位应用程序的自由,同时提供最好的性能表现。

Opteron处理器的最大卖点就是可以高速运行现有的32位X86应用程序,而Intel的Itanium只能运行针对其开发的程序。Opteron相对于Athlon做了相当大的提高,并扩展到了64位,但是这款处理器还是可以像Athlon一样在32位操作系统上运行32位应用程序。如果硬件厂商提供了64位驱动程序的话,那么用户就可以安装一个64位操作系统,并在上面同时运行64位、32位程序。

AMD Opteron(皓龙) 处理器采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AMD64 结构,可以同时支持 32 位或 64 位的计算。AMD Opteron处理器的设计可确保用户以出众的性能运行现有 32 位应用程序,同时为用户提供一条转移 64 位计算的捷径。这一秉承渐进发展理念而设计的处理器在包括兼容性、性能、投资保护及降低 TCO (总拥有成本) 方面都实现了重大的跨越。AMD Opteron 处理器有三个不同系列可供选择:100 系列 (单路)、200 系列 (单或双路) 及 800 系列 (最高到 8 路)。

AMD Opteron 100 系列包括140、142、144、148和150等类型;200 系列包括240、242、244、246、248和250等类型;800 系列包括840、842、844、846、848和850等类型。

AMD Opteron处理器的型号由3个数字组成,即XYY,其中:X代表处理器的最大可扩展性。例如:100系列 = 1路服务器和工作站;200系列 = 2路服务器和工作站;800系列 = 8路服务器和工作站。

YY代表系列中的相关性能。例如,AMD Opteron处理器244型在性能上要超出AMD Opteron处理器242型。低电压的Opteron处理器有EE (30W) 频率,HE (55W) 频率。下表对AMD Opteron处理器系列和产品型号间的差异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

英特尔移动CPU

Pentium 4-M:基于0.13微米铜互联工艺Northwood核心的Pentium 4-M处理器,首批推出的包括1.7GHz、1.6GHz的型号,核心集成5,500万晶体管,采用MicroFCPGA封装(mPGA478),同样采用NerBurst架构,运行于400MHz前端总线,核心集成512KB二级缓存,支援增强型SpeedStep、Deeper Sleep休眠模式,工作电压1.3V,1.7GHz版本在使用SpeedStep节能模式后工作频率降为1.2GHz(1.2V),平均功耗降低到2W以下,尽管应用了一系列节能技术但由于工作频率较高,所以Pentium 4-M处理器仍然只适用于全尺寸笔记本电脑,因为Intel的研发团队在设计该处理器的时候就是本着效能优先的原则,所以Pentium 4-M不会象Pentium III-M那样推出低电压及超低电压的版本。

Pentium 4-M的配套芯片组为基于BROOKDALE架构的845MP,可以把它看做是桌面版845D的低功耗移动版本,同样采用FCBGA封装,支持DDR266规范(最大容量1GB),无整合图形核心,支援外接AGP 4X显示芯片,搭配ICH3南桥芯片,支持6 x USB1.1接口,Ultra ATA/100,整合100Base-TX网卡,对应ACPI 2.0规范。

Mobile Pentium 4:mobile Pentium 4 processor-M采用了名为“NetBurst”的微架构, 采用0.13μm规格的半导体技术制造。NetBurst的特征就是具有400MHz的前端总线、20级超级流水线“Hyper Pipelined Technology”、缓冲译码后指令的“Execution Trace Cache”、可使处理器的算术逻辑单元(ALU)以CPU内核工作频率的2倍速度运行的“Rapid Execution Engine”,以及增加了144个指令的“Streaming SIMD Extensions 2(SSE2)”,具有512K字节的Onchip二级缓存。并且融入了旨在降低耗电量的“Enhanced SpeedStep”技术,能在AC电源时的“Maximum Performance Mode”和电池运行时的“Battery Optimized Mode”两种模式之间自动切换。据说在“Deeper Sleep Alert State”下,可将电源电压控制在1V,消耗电力控制在0.5W。

对应的芯片组主要是852系列,包括852GME、852PM、852GM,支持533 / 400MHz前端总线,支持超线程技术,支持DDR 333 / 266,独立AGP 4×显示核心。针对高端客户,852GME与852PM还支持ECC校验技术。另外简化版的852GM不支持超线程技术,前端总线也是400MHz,不支持独立显示核心,与852GME一样集成Intel图形核心。

Pentium M:由以色列小组专门设计的新型移动CPU,目前公布有以下主频:标准1.6GHz, 1.5GHz, 1.4GHz, 1.3GHz,低电压1.1GHz,超低电压900MHz。为了在低主频得到高效能,Banias作出了优化,使每个时钟所能执行的指令数目更多,并通过高级分支预测来降低错误预测率。另外最突出的改进就L2高速缓存增至1MB(P3-M和P4-M都只有512KB),估计Banias数目高达7700万的晶体管大部分就用在这上。此外还有一系列与减少功耗有关的设计:增强型Speedstep技术是必不可少的了,拥有多个供电电压和计算频率,从而使性能可以更好地满足应用需求;智能供电分布可将系统电量集中分布到处理器需要的地方,并关闭空闲的应用;移动电压定位(MVP IV)技术可根据处理器活动动态降低电压,从而支持更低的散热设计功率和更小巧的外形设计;经优化功率的400MHz系统总线;Micro-ops fusion微操作指令融合技术,在存在多个可同时执行的指令的情况下,将这些指令合成为一个指令,以提高性能与电力使用效率。专用的堆栈管理器,使用记录内部运行情况的专用硬件,处理器可无中断执行程序。

Banias所对应的芯片组为855系列,855芯片组由北桥芯片855和南桥芯片ICH4-M组成,北桥芯片分为不带内置显卡的855PM(代号Odem)和带内置显卡的855GM(代号Montara-GM),支持高达2GB的DDR 266/200内存,AGP 4X,USB 2.0,两组ATA-100、AC97音效及Modem。其中855GM为三维及显示引擎优化Internal Clock Gating,它可以在需要时才进行三维显示引擎供电,从而降低芯片组的功率。

Celeron-M:Celeron M是Pentium M处理器的低价版,采用与Pentium M一样的核心,采用0.13微米工艺制造,Celeron M的设计也会降低耗电量——这是无线网络笔记型计算机的重要考率因素,但还是会比Pentium M略逊一筹,Celeron M不会内含英特尔的SpeedStep技术。Celeron-M处理器都将采用400MHZ FSB,集成512K L2 Cache,支持高级移动电源管理,同

电脑驱动盘丢了,求主板驱动的下载

笔记本电脑以其强大的移动性能和时尚的外观,成了很多电脑用户的新宠。近来,进步由于技术,笔记本电脑的价格在不断的下降,配置不断渐高,现在很多笔记本电脑的性能甚至媲美台式机。这样,曾一度被认为是贵族消费电子产品的笔记本电脑,也渐渐的“飞入寻常百姓家”,摆脱了曲高和寡的被动局面,各厂商、经销商的促销活动竞相争艳,各种笔记本电脑的广告一时间铺天盖地。由于今年英特尔的重点在迅驰平台的推广上,作为一项新的技术,一项新的技术组合,可以为英特尔在无线网络芯片方面争得一席之地,同时又可以赚取更多的利润。有鉴于此,低端的笔记本电脑成了最大的受害者,价格在不断的被压低,当然我们作为消费者可能是最大的受益人哦。由于市场竞争加剧,中高端的笔记本也不能幸免,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笔记本电脑的普及,毕竟很好的产品,对很多人都有用的东西,也要买的起才行。

现在,买笔记本的人越来越多了,经销商的单机利润也比几年以前小多了,虽然说是薄利多销,但是很多销售员不会就此满足的,也许一不小心你就着了他的道,被狠宰一顿,还没能拿到好笔记本电脑。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遇到JS,但是你还是要多留一个心眼,不要中招。在此,我总结一下笔记本购买过程中最忌讳的行为,不只可以防止JS的不法行为,面对琳琅满目的笔记本电脑还能管好你的钱袋子。

忌讳之一:不懂装懂,自以为是

我有个朋友去年一个人跑去买笔记本,看到一款自己还合适,想买但是感觉24倍速的CD-ROM跟台式机比起来好像有点很过时,就问销售员换成50速的要加多少钱(笔记本目前根本就没有50速的光驱)。试问:这样去买的人能不被宰吗?买电脑之前一定要做一点知识储备,这年头由于单个产品利润越来越低,卖东西的人都练出来了,菜鸟一被发现,格宰勿论。举个例来说,销售人员知道这个连笔记本基本常识都不懂的人,肯定不知道要考虑那些看上去像是笔记本的“便携式微型计算机”,使用的是台式机的CPU和主板芯片组,看上去配置好像高一点,价格还便宜不少,听销售人员推荐,立即就买了,还感觉自己赚了很多。等到用了一段时间才发现,自己的笔记本长的和别人的不一样,没有1394口,甚至没有PCMCIA扩展槽,简直就是个怪胎。可是世界上买不到后悔药,用起来又不行,卖了又不值钱,怎么办?

在这里我要说的是,如果对这个不太在行的用户需要自己购买笔记本的时候,可以找一个懂行的朋友随行,帮忙做做参考。当然最好是自己做一点知识储备啦!不然被人宰了,还在心存感激。当然,我们也不是要你为了买一个笔记本就成为笔记本的专家啦!大概了解一点总是好的,除非你很有钱,可以买很高档的笔记本电脑,而且根本不在乎这个几千块或是可以跑到大牌的专卖店里去买。

忌讳之二:不切实际,追赶潮流

对于笔记本电脑来说,潮流的只是刚刚推广的,广告打的多的,但这并不一定全是非常好的。现在好多朋友买那种超低端的迅驰,也许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个问题。前段时间抄的比较热的国内部分品牌大打万元以下低价的迅驰笔记本,通过比较我们也可以发现,很多都是些只能满足迅驰和WindowsXP基本运行的配置,说不上体验迅驰的优越性,大不了电池的续航能力强一点,但是性能也许比同样价位的P4机型差很多。

关键是看你的需要,如果你特别喜欢新体验技术的话需要你的口袋支持,不要买那种最廉价的新产品。超低价的迅驰也许性能不一定能比的上部分同价位的P3笔记本。在这个只有错买没有错卖的时代,我们一定要把握住“够用就行”的原则,好东西可多了,潮流永远也赶不上。

首先明确自己买笔记本电脑是用来做什么的,对机器性能、移动性能、电池的续航能力又有些什么要求,然后在基本要求上稍微扩充一点,基本上就是你比较合适的机器。

忌讳之三:胡乱砍价

很多人在自由市场买东西买多了,习惯了“拦腰一斩,再打八折”的购物理论,买笔记本是拼命还价,还一点价当然是好的,可以的,毕竟赚钱不是那么容易。少给一点,自己就多一点可以另外花。可是,你要知道买笔记本电脑不是买菜,2000年以前卖一台中高端的笔记本确实是赚大几千,现在这年头不行了,只有IBM、Sony等这种高端的品牌的利润才是很高的,一般国外一线品牌像Toshiba、NEC、Sharp的利润也还比较可观以外,国内的大部分笔记本的利润不是非常高(当然比电脑城卖台式机的要高出不少)。

我这么一说,也许你还不是很清楚什么样的笔记本在报价以下能还多少钱,因为这东西没有什么统一的标准。只能是“货比三家不吃亏”,多走,多问,多看,当然这要在同一品牌中的同一样的型号,同一样的配置来比的。如果你的时间非常宝贵,那就就直接找一家信誉好一点的经销商算了。胡乱砍价只会让别人知道你不在行,还有就是浪费了时间,最后商家作不成生意你也买不到东西。

忌讳之四:迷信评测

现在各大小媒体都有自己的评测部,专门做一些产品的第三方评测,然后将其评测结果通过各路渠道公布于众。好多朋友现在买数码产品时到处查询相关评测。这样做是好的,可以让你充分了解到机器的详细信息,以及,但另外在选择上还是要自己需要考虑清楚,不能一味迷信评测。

评测结果只是媒体为用户购买时提供选择琳琅满目产品的一种建议。不能让评测完全主宰你的思维,所以我们消费者千万不要看到一篇评测说是这个笔记本好啊,立即就选中这款,每个人对机器的需求都不同,只有根据自己的需求去综合各方面的建议,这样才能真正选择到一款最满意的产品。

忌讳之五:迷信广告

这一点我们就不详细的展开来说了,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让你掏腰包,抓住“我们的产品好啊”、“买我们的产品实惠啊”,来鼓动消费者购买。借用一句俗话“不可不信,不可全信”,在信与不信之间,你需要自己考证,广告的卖点是不是你需要的这也要注意。

忌讳之六:盲从大牌厂商

即使是大厂,他也有低端的产品,这些产品大都没有大厂宣传是的配置和品质,但这些低端的产品的价格往往也相当于市场主流产品的价格,所以不要迷恋大品牌,要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忌讳之七:购买非正规渠道的产品

目前市场的笔记本电脑水货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通过走私而来的产品,还有假冒伪劣产品、翻新的产品等。还有一部分厂商生产的针对中国地区的产品,而没有通过正规渠道流通进入市场的,可能会让一部分消费者产生水货与正规产品没有太大区别的想法。但实际上水货所带来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首先,水货的操作环境与国内用户有很多地方不相适应,一些的水货的笔记本电脑不具备中文的操作系统,或是用的盗版的中文操作系统,而在出厂之前做各项兼容性、稳定性测试时不是针对中文环境来测是的。还有键盘是不符合中国人的习惯,比如日文键盘和我们布局根本不一样,操作很难上手,用过熟悉以后再用中文的环境又不习惯了。

其次,水货享受不到正品的系统恢复及特制软件使用和升级服务。

再次,大部分水货享受正常的售后服务,更不用谈国际联保了。水货经销商大多是不固定的,不可能提供备件供更换,而要享受正规渠道的售后服务可能要花费更大的代价还不能得到公正的待遇。

最后,我们需要考虑水货是否真的便宜,能节约为笔记本负担的费用。你需要考虑购买正版软件、售后服务等等额外支出的费用。所以,在购机的过程中不要看到周围有些买了水货笔记本好像便宜了一点,就随大流也买那种非正规渠道的笔记本,现在组装的、翻新的都有很多,日本就有专业的IBM笔记本翻新工厂,翻新过后通过非正规渠道流各国。

忌讳之八、不开箱仔细检查并测试规格

有的朋友在看过试过样机以后,觉得比较满意,箱子都没打开就报着走人了。这里我们介绍几个基本的检查核对规格配置步骤,供您参考:

1.核对标签上的序列号

认真检查一下笔记本电脑外包装箱上的序列号是否与机器机身上的序列号相符合。机身上的序列号一般都在笔记本电脑机身的底座上,在查序列号的同时,还要检查其是否有过被涂改、被重贴过的痕迹。另外,在开机时,要先进入笔记本电脑的主板BIOS里,检查一下BIOS中的序列号和机身的序列号是否一致。三个号都一致的,笔记本电脑的来源基本没有问题,如果有一个不一致,都是水货或者拼装货无疑。正规渠道进入国内市场的笔记本电脑,其正式代理商一般都会在底部上贴有专用的标签,写明产品型号。如IBM的ThinkPad笔记本电脑,机器底部有产品型号和序列号,其产品型号的最后一位是以C为结尾,表示China。可以享受三年全球联保,这样即使是带出国也不必担心了,如果不是,那就是水货了。因此,在选定本本后一定要先找找标签,对上号,否则的话用行货的钱买了个水货,不但价钱亏大了,还不能享受很多服务。一旦爱机出了问题,那可就惨了。最好还要能上网或是打电话核对一下,更为保险。

2.外包装

首先,检查外包装是否完整无误。一般笔记本电脑拆开包装后,里面还有电源适配器,相关配件,产品说明书、联保凭证(号码与笔记本编号相同)、保修证记录卡等另外,还要注意操作系统恢复盘、安装盘是否与机器上的操作系统相符。看看,这一道道的关卡使伪造变得很难了,所以在购时就一定要睁大你的火眼金睛,记得多仔细看看哟!

3.检查外观

检查一下笔记本电脑的外观是否有碰、擦、划、裂等伤痕,液晶显示屏(LCD)是否有划伤、坏点、波纹,螺丝是否有掉漆等现象。在选购时应尽量找没有坏点的机器,因为LCD上的坏点是有可能逐渐扩散的。外观也是非常关键的,买个新东西要是有划伤,看起来肯定不爽。

4.检查电池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新的笔记本电脑电池充电应该不超过3次,电量应该不高会于3%。而且一般试机的时候经销商都不会插入电池,而是直接接在电源插座上。电量太高或是充放电次数太多证明至少是被人用过的机器。Sony、IBM的电池管理软件还能看出来电池已经充过几次电了。另外也有一些专用的检测软件我们以后再讲,这个一定要当场检验以防后患。

忌讳之九、不检查配件和赠品

在购买时还一定要注意认真检查盒子内所附送之产品配件,附赠之操作系统与驱动程序等是否与说明书的配件包说明相同。还要检查应该有的赠品是否有,比如有的品牌赠送背包、U盘、鼠标、内存等。

如果产品确认都没有问题,再多试一下操作系统运行是否出现异常;多媒体播放音效、影像是否正常;MODEM/LAN上网是否正常;散热风扇工作是否正常;笔记本鼠标定位是否正常;变压器(ADAPTER)充电是否正常;风扇噪音是否可以接受等等。另外,如果笔记本电脑还配的DVD光驱,还必需对DVD光驱的读盘进行检查。如果是CD-RW,应该对其刻录光盘的能力进行测试。

现在各厂商代理商的促销活动比较的多,一般会送一些实用的东西,比如说:无线网卡、箱包等。千万不要忘了向经销商索要哦,这可是不拿白不拿,成本可是已经算到了你的头上。

忌讳之十、没有书面写明售后服务承诺

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不一样,属于很娇贵的那种,因此售后服务非常重。无论是何种品牌,都必须考虑在笔记本的方面,其维修是如何承诺的。您在购买的时候,不要为PL的MM花言巧语所迷惑,注意问清这几件事情,售后服务期限是多久,售后服务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维修更换周期一般是多久。

一般来说,笔记本产品多以1年免费更换部件,3年有限售后服务为主,大多数产品的维修更换周期在15天左右。选购笔记本时建议选择售后服务较好的一些进口品牌和国产产品,如IBM、联想,方正,宏基,华硕,东芝的产品实行的售后服务都很不错。而且IBM在这方面推出了蓝色快车服务,全国3年联保,而反观国内,在维修质量和维修站的设立方面各厂商则还有很多的路要走,特别是想购买刚刚进入该领域的品牌的朋友千万打听好了售后服务的问题再掏钱,付过帐就没的后悔了。

毕竟万元的消费支出不是一个小数目,再好的品质也不能保证几年不出问题,因此,在掏钱之前千万不要忘记向商家索取一个书面质保承诺,即拿到一份商家出示的正规保修凭证。检查质量保证书之各项条件是否合理,确认商家当商品出现问题时,是否可以退或换货、修等,并同时确认保修期限、维修地点、送修需要时间等,呵呵,还要最后检查一下保证书是否有商家的盖章。千万别赚烦,很多事情意想不到哟。

另外,有的朋友买笔记本的时候什么也不管,只是跑了几家销售商,一个劲地比价格而忽略其它,也是非常要不得的。买笔记本之前做好预算,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管好你的钱袋子。好的,本文到此结束,想买笔记本电脑的朋友该出手时就出手哦!

迅驰平台的Intel的“Centrino”(迅驰)介绍

最近帮人修电脑时,发现很多用的是845G芯片组的主板,所以特意把该主板芯片组的显示驱动和声卡驱动收藏~~845G的主板在家庭或工厂是很常见的~~

Realtek瑞昱ALC100/ALC101/ALC200/ALC201/ALC201A/ALC202/ALC202A/ALC650/ALC655/ALC658/ALC850 AC97声音芯片最新应用程序3.98版For Win98SE/ME/2000/XP(2007年2月7日发布)这是和3.98版驱动配套发布的ALC系列AC97 CODEC音频芯片的应用程序,主要提供了视频播放、CD播放、MP3播放、语音记录等功能

驱动之家: 瑞昱ALC100/ALC101/ALC200/ALC201/ALC201A/ALC202/ALC202A/ALC650/ALC655/ALC658/ALC850 AC97声音芯片最新WDM驱动3.98版For Win98SE/ME/2000/XP/XP-64(2007年2月7日发布)Realtek瑞昱公司出品的系列音频芯片以极其出色的性价比在板载声卡市场中占据着较大的市场份额,不管是在高端的965/975系列主板上,还是在低端的VIA的KT400A或是INTEL的845E上,我们都能看到它的身影。而且瑞昱公司的驱动更新在音频厂商中也是最迅速的,几乎每月都有一到两次更新,最新发布的3.98版驱动更新如下:1.升级主程序版本到5.10.0.6220。2.增加了一些自定义项目

驱动之家: 英特尔845G/GL/GE/GV系列芯片组视频部分(Intel Graphics Media Accelerator)最新驱动14.10.3.4342官方正式版For Win2000/XP(2005年7月19日发布)现阶段科学技术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一日千里。曾几何时,那些风光一时的旗舰产品、高端产品,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被一些更新更强的产品所取代,从而慢慢的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之中。硬件如此、软件如此、驱动亦是如此。Intel英特尔出品的整合图形芯片在市场中的占有率一直都名列前茅,除了价格低廉、兼容性优秀外,不断改进提高整合图形芯片的规格并时常发布新版驱动修正BUG也是Intel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不过目前的新版显示驱动仅支持865G及其以上型号的显示芯片,已经不在对上一代产品特别是在国内仍然拥有着巨大用户群体的845G提供支持,我们能经常在Intel新版驱动的新闻评论中看到有读者抱怨为什么新版驱动不支持845G,难道Intel已经忘记845G用户了?今天,有一个好消息送给845G用户,就是Intel单独为845G发布了一款新版显示驱动,要知道现在Intel的显示驱动早已采用了一体化模式,而本次则为845G量身打造了一款专用驱动,可见英特尔对845G用户的重视。新版驱动的版本号为14.10.3.4342,具体更新内容如下:1.针对D3D,增加了额外的FourCC离屏页面(offscreen plain)形式。2.定义VBIOS中的DTD值为1680 x1050 LFP,替代原先的1600 x 1050。3.开启A2R10G10B10着色目标。4.修正了在Windows XP的电源管理程序中,如果设置为"S3 after 1 min,S4 after 2 min",会导致从S3模式唤醒时,系统机的问题。5.解决了在Windows XP中,当加载GMCH驱动后,显示器会出现超出频率范围的问题。6.修正了不能在@EIZOKAN v.1.9中正确播放视频文件的问题

驱动之家: 英特尔830M、830MP、830MG、845G、855GM、855PM、845GL、845GE、852GM、855GME、845GV、852GME系列芯片组视频部分(Intel extreme Graphics)最新驱动13.1-4.13.01.3510官方正式版For Win9x/ME(2003年5月7日发布)最新版本的Intel extreme Graphics驱动解决了运行游戏、双头显示系统设置、DVD影片播放等方面诸多导致系统挂起机显示崩溃的问题。修正了游戏Star Fighter中的黑屏问题,修正了在游戏Lego Island播放篇头影片时候暂时性退出到桌面的问题,修正了游戏the Battle Realms的错误信息,修正了从S3模式返回后进行重启系统的操作会停止并自动关闭显示的问题,修正了运行游戏Unreal测试项目时切换分辨率到600x800导致系统挂起的问题,修正了数字显示支持模式窗口显示为空或者有问号标示的问题,修正了游戏Tournament 2003运行benchmark导致系统挂起的问题...推荐使用Extreme显示核心的朋友们更新

驱动之家: ---------------------------------------

Intel英特尔845G/GL/GE/GV,有部分品牌的主板使用的AD188x、AD189x、AD198x的AC97,以下是通用的驱动

Analog Devices SoundMAX 4 XL AC97系统最新驱动5.12.01.5410 WDM版For Win2000/XP/2003(2005年8月2日发布)Analog Device是全球有名的半导体公司,它主要研发和制造集成的AC97解码器和一部分外置声卡,而它为其AC97解码器推出的配套SoundMAX 4 XL软件在业界也享有很高的口碑。SoundMAX通过安装在主板上的AC 97硬件编码解码器(CODEC)与预先加载到计算机中的一流音频渲染软件结合在一起,能够提供无与伦比的音频性能,确保了系统水平的兼容性,并且使最终用户不再为安装声卡而头疼。此外SoundMAX还包括一个一流的DLS2 MIDI合成器,它具有广受欢迎的Yamaha DLSbyXG音色集和获奖的Sensaura 5.1 Virtual Theater环绕声,并且支持所有主流游戏音频技术。此版驱动支持芯片(CODEC)型号如下:AD188x、AD189x、AD198x。注意:这是由compaq公司放出的最新版驱动,喜欢尝鲜的朋友可以一试

驱动之家: Devices AD188x、AD198x AC97 Codec最新SoundMax驱动5.12.01.3890版For Win98SE/ME/2000/XP(2003年12月29日发布)

驱动之家: style="font-size: 18px;font-weight: bold;border-left: 4px solid #a10d00;margin: 10px 0px 15px 0px;padding: 10px 0 10px 20px;background: #f1dada;">想买个笔记本电脑,各位帮忙推荐几款?

Intel的“Centrino”(迅驰)几乎已成为当前流行的笔记本电脑的代名词,凭借更快的速度、更低的功耗和更长的电池时间,“迅驰”平台迅速成为高端和主流市场的主导,Intel所营造的迅驰品牌更具有无以伦比的影响力。相比之下,竞争对手的产品显得就有些逊色:AMD Athlon XP-M迟迟未获得用户认可,威盛和全美达的实力不济。这样,“迅驰”就成为2003年移动市场的最大热点并受到用户的热烈欢迎,而包含Pentium 4-M在内的所有移动平台都沦为配角。 除了在性能、功耗方面的过硬品质,Intel的平台整合策略也是迅驰风靡的一大缘由。在过去,Intel只是个纯粹的移动处理器制造商,顶多加上配套的芯片组,而笔记本厂商则根据需要自行选择其余部件,这个时候,笔记本电脑的品质更多是取决于OEM厂商,Intel的实际控制力较为有限,倘若对手能抛出素质优秀的产品,抢占市场份额是可以预见的事情。“迅驰”则成为这一传统的终结者:Intel将Pentium M处理器、855/852芯片组和Intel Calexico无线模组打包为一整体,只有同时使用这三个组件的笔记本电脑才有资格标上“Centrino”的标识。同时Intel花费巨资进行宣传,令“迅驰”的概念深入人心,下游厂商无不踊跃跟风。在Intel、OEM厂商和用户的三方推动下,“迅驰”俨然成为新一代笔记本电脑的象征。

在迅驰推出之后,Intel立即着手进行代号为“Sonoma”的第二代迅驰的开发,迅驰二代对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例如要在保持现有功耗水准的前提下有效提高性能、处理器频率要突破2GHz;内部总线必须作全面的升级;无线模块应该提升到更快的速度等等。对那些准备在明年更换或购买笔记本电脑的中高端用户来说,迅驰二代有足够多的理由让你给予关注,为此我们将预先对它作深入的介绍。

一、迅驰二代的设计思想

和迅驰一样,Sonoma平台同样包含了处理器、芯片组和无线模块三大部分:Sonoma使用 代号为“Dothan”的新款移动处理器,在基本架构方面,Dothan与Banias核心的Pentium M相差不大,只是对微架构作了很小的改良,如二级缓存容量、前端总线速度和工作主频等指标有所提升,并采用了90纳米的先进制造工艺;在芯片组方面,Sonoma具有更鲜明的换代色彩:代号为“Alviso”的配套芯片组完全抛弃了老掉牙的PCI总线而全面转向先进的PCI Express,可支持DDR2内存,配备拥有丰富新特性的ICH6-M南桥;Calexico2无线模组则具有更快的速度和更高的安全性。相比之下,现在的“迅驰”平台看起来更像个试验品,Sonoma则在各方面都更为优异。

奔腾 M处理器

英特尔奔腾M处理器是英特尔公司专为移动电脑设计的处理器。基于一种新的微架构,英特尔奔腾M处理器基于一种新的、为移动而优化的微架构,实现了更高性能、更低功耗,在今天的主流系统上支持更长的电池寿命。关键特性包括:微操作融合--可以把两个微操作合为一个,实现更快执行,更低功耗;高级分支预测--这是新应用的一种技术,降低了系统延迟,同样有助于实现更高性能、更低功耗;专用堆栈管理器--降低了整体需要的微操作数量,其作用也是以较低功耗实现较高性能。

构成迅驰平台的最重要的部件就是Pentium M处理器。在Intel首次发布其Pentium M处理器时,Pentium M处理器是用0.13微米的制程工艺制造的,最高主频达到了1.7GHz左右,内建的二级缓存容量从过去的512KB提高到了1MB,前端总线则依旧是400MHz。但是在今年5月份,英特尔公司再次提高了制造工艺,发布了以0.09微米制造工艺产生的Pentium M处理器。同时以全新的处理器编号7XX命名。这次发表的有Pentium M 755(2GHz)、745(1.8GHz)、735(1.7GHz)以及725(1.6GHz)四款。

由于采用了更先进的0.09微米制造工艺,Pentium M处理器集成了14000万颗电晶体。在导入了应变硅(Strain Silicon)制程技术 ,晶粒面积达到了87mm2,比上代的82.8mm2并没有大出很多。同时Pentium M处理器也添加了SSE2指令集。它的一级高速缓存是64KB,32KB的数据缓存和32KB指令缓存。二级高速缓存L2 Cache则首次激增到2MB,是第一代Pentium M处理器的两倍。它还具备更先进的分歧预测电路设计(EPIC),能更准确的分析程序。微指令码集合了多组细微指令码捆绑聚合(Fusion),减少了总线频繁驱动而增加的功耗,提升解码性能。封装方面则采用了FC-PGA479m的脚位封装设计。 另外,0.13微米制造工艺的Pentium M处理器支持英特尔公司最新的Enhanced SpeedStep增强型自动变频技术。在标准电压(1.3~1.7GHz)、低电压(1.1/1.2GHz)以及超低电压(ULV 900MHz/300MHz)的三种版本中,标准电压版本的处理器有多达五到七档的电压频率变化,最低主频可以低到600MHz,而在在早期的处理器中应用的自动降频技术只有两档。0.09微米制造工艺的Pentium M处理器,同样分为标准电压(1.5~2GHz)、低电压(1.3~1.5GHz)以及超低电压(ULV 1.1~1.2GHz)三种版本,最低主频也可以降到600MHz。

笔记本电脑处理器能换吗?怎么换

SONY SRX55C

这款笔记本有着小巧的体积,十分适合女士使用。笔记本最薄为27.8mm,重量1.23kg,在笔记本中绝对属于轻量级。它采用P3-M850MHzCPU,标配256MSDRAM内存,集成显卡,最大可共享11M内存,硬盘为30G,10.1〃TFT显示屏。

这款笔记本的另一个好处,便是可以与SONY的各种设备相连接,如果你手中有SONY设备,那就方便多了。

介绍:

CPU:Intel Pentium III850 MHz-M处理器(带有增强版Intel SpeedStep技术) ,缓存 L1 Cache 32KB/L2 Cache 512KB(芯片集成) ,系统主频100 MHz

芯片组:Intel 815EM 芯片组

内存:SDRAM 256MB (128MB主板集成,128MB位于内存插槽),最大可扩展至384MB

显卡:Intel 815EM 主板集成 ,显存SDRAM最大11MB (与主内存共享)

液晶显示器:10.4吋 XGA(1024x768) TFT 彩色液晶显示器

软驱:USB接口软盘驱动器,(3.5英寸,720KB/1.44MB)

硬盘:30 GB

光驱:CD-RW/DVD-ROM一体式光驱(外接),读取速度CD-ROM/CD-R最大24倍速,DVD-ROM最大8倍速,写入速度CD-RW最大10倍速,CD-最大24倍速

外部接口:显示输出接口,USB 接口,LINK(IEEE1394)接口,耳机和扬声器输出接口(立体声),话筒输入接口,内置10/100M以太网接口,调制解调器接口,MagicGate Memory Stick记忆棒插槽,PC卡插槽 ,兼容I型或II型PC卡

音效系统:使用AC97芯片,兼容Windows 声音系统,立体声扬声器

内置调制解调器:内置兼容V.90/K56Flex 协议的56K 传真及调制解调器

键盘/输入设备:键盘(17mm 按键,2 mm 按键落差),智能触控板,中心转点通

提供附件: CD-RW/DVD-ROM一体式光驱(PCGA-CRWD2),一体式光驱竖放底座,软盘驱动器(PCGA-UFD5),电池(PCGA-BP2S/HI)1块,交流电源适配器(输入:AC 100-240V,输出:16V),电源线1根,显示适配器,专用电缆,电话线,系统恢复光盘

电池:可充锂电池(PCGA-BP2S/HI),支持3.5 - 5.5 小时运行,充电时间:约3小时(85%),约6小时(100%) ,功率 35W

尺寸:(宽x高x长) 259 x 27.8(最薄部) x 194 mm ,重量 约1.23 kg (包括内置标准电池)

操作系统:Microsoft Windows XP Home Edition

预装软件:Sony MovieShaker 3.2,Sony Notebook Setup,Power Panel,Jog Dial Navigator,SonicStage 1.2,Digital Print 1.1,Adobe Photoshop Elements ,Adobe Acrobat Reader 5.0,Quicktime 5.0,WinDVD 3.2,Norton AntiVirus 2002,Real Player 8 Basic,Windows Media Player 8,UI Design Selector

保修期:主要部件保修二年

使用及温湿度环境:要求在使用中,[温度]:5-35C/40F -95F(温度变化幅度小于10C/小时),相对湿度:20% - 80%(但不可结露,此外35C时湿度应小于65%)

保存:温度,20C-60C/-4F-140F(温度变化幅度小于10C/小时),相对湿度:10%-90%

这款Sony笔记本的市场价格定为16888元,在9月18日即将上市,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到销售Sony笔记本电脑的商家去看看,也可以提前预定,这样还可以得到一些比较实在的优惠哟!

华硕 M5215N-DR

华硕M5系列是那种以漂亮外观取胜的笔记本,这款M5215N-DR就是如此。它采用镜面漆材质,银河黑色显现非凡气度,并经过非常严格的涂层处理,纯洁而有质感。配置上,M5215N采用Dothan1.5GHz处理器,256MDDR内存,40G硬盘,Intel855GM芯片组,集成显卡,12.1寸XGA液晶显示屏幕,内置COMBO光驱。整机仅重1.55公斤,这样的重量让移动办公变得更加轻松。

华硕M5215N-DR是M5系列机型中的中高端产品,采用奔腾M处理器和内置无线网卡,完全支持迅驰移动计算技术。这款M5的价格下降可以说完全是接着前面白色版M5迎接圣诞降价促销而来的,相对于白色版采用赛扬M的M5,这款M5215N-DR在性能上更能满足高端用户的需求。

华硕M5215N-DR采用12.1寸TFT LCD和奔腾M 1.5GHz处理器,芯片组为855GME,显示芯片855GME整合,动态分配显存,配备256MB内存和30GB硬盘,内置COMBO光驱,网络连接部分包括内置56K MODEM、100M网卡以及802.11g无线网卡,支持迅驰移动计算技术,通用和扩展接口也比较齐全,另外4合1读卡器在读取数码存储卡上也更加随心,作为12寸全内置机型,1.55kg的重量在便携性和应用性上取得了一个不错的平衡点。

华硕M5215N-DR并没有预装Windows操作系统,这款笔记本目前售价:11988元,降价幅度:2000元,现在购买还将获赠华硕登机拉杆箱一只,对此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到深圳赛格4414室看看。

东芝TE2100

这款笔记本厚38.1mm,重量为2.80kg,采P4-M1.6GHzCPU,标配128M内存,并且采用的是GeForce4420Go16M独立显存的显卡,30G硬盘,14.1〃TFT屏幕。

这款笔记本扩充性很强,其硬盘最大可扩充至70GB,内存可扩至512M,可以满足未来升级的需要。这款笔记本还配有8XDVD光驱,配合其YAMAHAYMF753声卡,可满足家庭用户娱乐的需求。

与Portege2000超轻超薄风格迥然不同,东芝TE2100体积较大,而更加专注于性能部分。其具有带增强型英特尔SpeedStep技术的移动式英特尔Pentium4-M 1.70GHz CPU和DDR内存,并采用400MHz的系统前端总线,外观采用深黑色流线型设计,简洁明快。作为Satellite Pro6100系列的姊妹产品,TE2100主要定位于商务用。 TE2100采用专为Pentium4-M处理器设计的Intel 845MP芯片组,配合256MB PC2100 DDR内存,使得处理数据能力更强、更快。NVIDIA GeForce4 420 Go图形处理芯片加上独立的16MB DDR显存,则可满足各种应用程序的需要,在测试中TE2100也提供了很强的3D处理能力。TE2100包括有2个USB接口、快速红外接口(4Mbps)、串口、并口、高速56Kbps调制解调器和以太网接口,连接性能强大。全尺寸键盘和AccupointII指控杆设备也能满足用户随时随地移动办公的需求且使用方便。 TE2100具有较强的扩展性能:小型可选托架可以自由选择DVD、CD- RW、DVD Combo驱动器,辅助硬盘、辅助电池或减重模块;可选的高级端口转换器也提供了众多端口,让用户可自由连接包括液晶显示器在内的各种桌面设备。TE2100继承了东芝笔记本电脑产品一贯出色的能源管理特性,电池寿命较长。

价格:24800元

微处理器的发展历程

笔记本电脑的CPU只要不是焊在主机板上面都是可以更换的,更换CPU最重要的就是要知道你的笔记本电脑是属于那一个时代(架构的笔记本电脑)且较新的机型,大多数的只要将底板拆开就可以进行CPU的更换工作,更换CPU之后并不需要对系统做任何的更动或是重新安装,更换CPU最困难的地方就是在那么多的CPU型号要如何分辨选择能用的,基本上目前的笔记本电脑CPU主要分为INTEL和AMD这2家厂家,且以INTEL为主且时代变化快速,大多数人容易弄混,因此先介绍INTEL。

由于更换CPU是以增加效能或是延长使用时间为主,因此下列介绍将不对低端和CELERON的型号多做说明。

更换笔记本电脑CPU建议还是选择正式版的CPU比较好,虽然台湾很容易取得价格较低的ES工程版笔记本电脑CPU,但后续的问题可能让你后悔莫及,ES的笔记本电脑CPU通常有许多不同版本,一般人跟本无从分辨,但其稳定度相差很大,且大多数笔记本电脑厂商如果发现你使用ES版CPU,在你故障送修时会直接判定全机失去保修,事实上笔记本电脑最不容易发生故障的就是CPU,为了ES的CPU失去其他组件的保修非常不值,基本上外面在卖的ES版本的笔记本电脑CPU,大多数可以称为黑心CPU,为什么说是黑心,因为ES本来就不准卖出的,外面的ES都是偷卖或是A出来的。

Intel笔记本电脑CPU 仅就Pentium M Dothan之后产品说明如下:

Pentium M 479脚位 Centrino架构:

这个时代的CPU分成2种核心架构,较早的Banias和较新的Dothan,Banias时代的CPU有许多是焊在主机板的,且真的已经不太具有升级价值,故不说明了,Dothan时代的晶片组有855和915这2种晶片为主,其中855只能使用400FSB的CPU,先列出855晶片组可以使用的型号和规格。

超低电压版:723(1Ghz) / 733(1.1Ghz) / 753(1.2Ghz) / 773(1.3Ghz)这些CPU的L2都是2MB,电压0.87- 0.95V,热功耗TDP为5W,最大耗能大约在10W左右,低电压版:738(1.4 Ghz) / 758(1.5 Ghz) / 778(1.6 Ghz) 这些CPU的L2都是2MB,电压1.11V,热功耗TDP为10W,最大耗能大约在16W左右。

一般电压版:710(1.4Ghz) / 715(1.5 Ghz)) / 725(1.6 Ghz) / 735(1.7 Ghz) / 745(1.8 Ghz),755(2 Ghz) / 765(2.1 Ghz) 这些CPU的L2都是2MB,电压1.27-1.34V,热功耗TDP为21W,最大耗能大约在30W左右。

再来就是只有915晶片主可以使用的533FSB的CPU,当然上面的CPU也可以用,CPU型号:730(1.6 Ghz) / 740(1.73 Ghz) / 750(1.86 Ghz) / 760(2 Ghz) / 770 (2.13 Ghz),780(2.26 Ghz) 这些CPU的L2都是2MB。

电压1.26-1.35V,热功耗TDP为27W,最大耗能大约在38-40W之间。

Socket M时代667FSB,945/940晶片组

这个时代分为早期的Core Duo 代号Yonah,跟较新Core2 Duo 代号Merom 两种,另主要是Yonah不支持64位元Merom是有支持64位元 ,Yonah的L2最高只有2MB,Merom的L2最高达到4MB,部份较早期搭配Yonah出货的笔记本电脑BIOS可能没有支持Merom,因此如果要更换Merom之前必须要先确认BIOS有无支持,原厂有无提供新版BIOS,有些笔记本型原厂没有放出支持Merom的BIOS,就只能升级Yonah的CPU 。

此时代CPU依功耗可分为:

U系列为特低电压版本:电压0.85-1.1V,热功耗TDP为9-10W,最大耗能大约15W左右,L系列为低电压版本: 电压1-1.2V,热功耗TDP为15-17W,最大耗能大约25W左右。

T系列为一般电压版本:

Yonah电压1.15-1.3V,热功耗TDP为31W,最大耗能大约44W左右;

Merom电压1.15-1.3V,热功耗TDP为35W,最大耗能大约53W左右;

代号Yonah的CPU,主要CPU型号和规格(不列出不具更换价值的单核CPU);T2300(1.66 Ghz)、T2400(1.83 Ghz)、T2500(2 Ghz)、T2600(2.16 Ghz)、T2700(2.33 Ghz);L2300(1.5 Ghz)、L2400(1.66 Ghz)、L2500(1.83 Ghz)、U2400(1.06 Ghz)、U2500(1.2 Ghz);

代号Merom的CPU,主要CPU型号和规格:

T5500(1.66 Ghz,L2=2MB)、T5600(1.83 Ghz,L2=2MB)、T7200 (2.0 Ghz,L2=4MB);T7400 (2.16 Ghz,L2=4MB)、T7600 (2.33 Ghz,L2=4MB);

L7200(1.33 Ghz,L2=4MB)、L7400(1.5 Ghz,L2=4MB)、U7600(1.2 Ghz,L2=2MB);

Socket P时代800FSB,965/960晶片组 Santa Rosa架构

这个时代跨越了制程65nm(Merom核心)和45nm制程(Penryn核心),并且首次加入了极致版不锁倍频的X系列。

U系列为特低电压版本:电压0.85-0.97V,热功耗TDP为10W,最大耗能大约15W左右;

L系列为低电压版本: 电压0.9-1.2V,热功耗TDP为17W,最大耗能大约27W左右;

T系列为一般电压版本:

Merom电压1-1.3V,热功耗TDP为35W,最大耗能大约53W左右;

Penryn电压1-1.25V,热功耗TDP为35W,最大耗能大约53W左右;

T系列极致版:

Merom电压1.08-1.25V,热功耗TDP为44W,最大耗能大约60W左右;

Penryn电压1-1.28V,热功耗TDP为44W,最大耗能大约60W左右;

代号Merom的CPU,主要CPU型号和规格:65nm制程

T5550(1.83 Ghz,L2=2MB,667FSB)、T7100(1.8 Ghz,L2=2MB,800FSB)T7300(2 Ghz,L2=4MB,800FSB)、T7500(2.2 Ghz,L2=4MB,800FSB)

T7700 (2.4Ghz,L2=4MB,800FSB)、T7800 (2.6Ghz,L2=4MB,800FSB)

X7800 (2.6Ghz,L2=4MB,800FSB)、X7900 (2.8Ghz,L2=4MB,800FSB)

L7500(1.6Ghz,L2=4MB,800FSB)、L7300(1.4Ghz,L2=4MB,800FSB)

U7600(1.2Ghz,L2=2MB,533FSB)、U7700(1.33Ghz,L2=2MB,533FSB)

代号Penryn的CPU,主要CPU型号和规格:45nm制程T8100 (2.1Ghz,L2=3MB,800FSB)、T8300 (2.4Ghz,L2=3MB,800FSB)T9300 (2.5Ghz,L2=6MB,800FSB)、T9500 (2.6Ghz,L2=6MB,800FSB)

X9000 (2.8Ghz,L2=6MB,800FSB)

以上是比较正规的型号,其他型号的版本,可能就是所谓的阉割版本,就是原本是800外频变667外频,或是L2本来是2M变1,在生产出现瑕疵修正后的产品。或者是针对量大的合作伙伴特别生产的特规CPU,让合作伙伴降低成本,这些跟正规CPU还是会有些差别,从Santa Rosa的时代开始,CPU型号就开始多到连我们这些专业的都没有办法全都记的住。

Socket P时代1066FSB,GM45/PM45晶片组Montevina架构

这个时代的CPU插槽并没有改变,使用跟Santa Rosa架构一样的 Socket P,CPU也是使用Santa Rosa架构后期的45nm制程(Penryn核心),外部时脉拉高到1066FSB,主流效能产品增加了热功耗和整体功耗都较低的P系列CPU,还有后续会推出维持高效能,和P系列相同TDP=25W但是整体功耗更低的SP系列,超低功耗的产品则分成TDP=17W的SL系列,TDP=10W的SU9000系列,TDP=5W的SU3300,当然主流效能级的T系列和极致版的X系列CPU也都依旧活跃在这个时代,当然最值得一提的是笔记本电脑的CPU在这个时代首次进入了4核心的时代,GM45跟PM45晶片组的Montevina架构有部份笔记本电脑厂商设计依旧可以使用Santa Rosa,但是那是为了降低成本兼有一点欺蒙消费者的做法,不过这样也没有甚麼不好,这让想换CPU的人可以用更低的价格取得机器,更换成自己理想的规格,GM45或是PM45晶片组虽然原本都是支援4核心CPU的,但是会因为笔记本电脑主机板的电路规划分为有支援和没有支援,因此不是GM45或是PM45晶片就可以使用4核心的CPU,且不是更新BIOS就可解决,另外4核心的CPU热功耗也较高TDP=45W,也不见得散热器的热功耗足够,如果散热器不够力,可能会发过热的状况,因此较小台的笔记本电脑就算有支援可能也不适更换,建议15吋以上的机种才考虑更换4核心的处理器,且要留意散热问题,以下我就列出主流型号的规格和说明:

4核心系列:

QX9300 (2.53Ghz,L2=12MB,TDP=45W,1066FSB,4核心)

Q9100 (2.26Ghz,L2=12MB,TDP=45W,1066FSB,4核心)

Q9000 (2Ghz,L2=6MB,TDP=45W,1066FSB,4核心)

变核心系列

X9100 (3.06Ghz,L2=6MB,TDP=44W,1066FSB,不支援IDA动能超频技术,无锁倍频)

T9800 (2.93Ghz,L2=6MB,TDP=35W,1066FSB,支援IDA动能超频技术)

T9600 (2.80Ghz,L2=6MB,TDP=35W,1066FSB,支援IDA动能超频技术)

T9550 (2.66Ghz,L2=6MB,TDP=35W,1066FSB,支援IDA动能超频技术)

T9400 (2.53Ghz,L2=6MB,TDP=35W,1066FSB,支援IDA动能超频技术)

P9600 (2.66Ghz,L2=6MB,TDP=25W,1066FSB,支援IDA动能超频技术)

P9500 (2.53Ghz,L2=6MB,TDP=25W,1066FSB,支援IDA动能超频技术)P8700 (2.53Ghz,L2=3MB,TDP=25W,1066FSB,支援IDA动能超频技术)

P8600 (2.40Ghz,L2=3MB,TDP=25W,1066FSB,支援IDA动能超频技术)

P8400 (2.26Ghz,L2=3MB,TDP=25W,1066FSB,支援IDA动能超频技术)

P7350 (2.00Ghz,L2=3MB,TDP=25W,1066FSB,支援IDA动能超频技术)

SP9400 (2.4Ghz,L2=6MB,TDP=25W,1066FSB)

SP9300 (2.26Ghz,L2=6MB,TDP=25W,1066FSB)SL9400 (1.86Ghz,L2=6MB,TDP=17W,1066FSB)

SL9300 (1.6Ghz,L2=6MB,TDP=17W,1066FSB)SU9400 (1.4Ghz,L2=3MB,TDP=10W,800FSB)

SU9300 (1.2Ghz,L2=3MB,TDP=10W,800FSB)

SU3300 (1.2Ghz,L2=3MB,TDP=5W,800FSB)

2009年1月1日增加笔记本电脑散热贴片说明,更换cpu时请留意,笔记本电脑的CPU和散热贴器中间的接合物通常是石墨散热贴片而非是一般桌机用的散热膏,这种石墨散热贴片是一次型的产品,拆装散热器时都应该要换新,旧的最好清掉,笔记本电脑的CPU石墨散热贴片(颜色会比其他非cpu用的深),其他晶片组用的是有弹性的导热片,cpu用的石墨散热贴片导热系数较好,但是缺点是会硬化,且是一次性的产品,拆卸过就应该换掉,用途跟桌机的是一样的就是帮助密合增加导热速度,完全硬化之后会降低导热能力,桌机用的通常都是泥状的为主,除了涂料控制较容易外也较不容易硬化,笔记本电脑并不是不能使用桌机用的散热膏,事实上效果还会更好,问题是出在生产线,笔记本电脑的cpu散热模组安装还是人工为主,加上cpu是裸晶设计,使用桌机的散热膏不但品管困难,还有容易损坏cpu的风险,石墨散热贴片可以缓冲散热器锁螺丝时的边角压力,工人可能单颗螺丝旋紧过度就会有裂晶的风险,因此笔记本电脑才会都使用石墨散热贴片而非散热膏,但是我们自己在更换的时候可以特别留意螺丝的旋力,使用桌机的散热膏取代原本的贴片,在锁螺丝的时候分段平均旋紧(勿转太紧),笔记本电脑的螺丝都有弹簧或是弹片加压,因此不用转太紧就可以有足够的密合度,至於非cpu的散热贴片是有弹性的矽导热贴片,也是有原因的(不要用桌机散热膏代替),因为笔记本电脑的散热器通常固定都是以cpu端为主,晶片组或是其他部份通常没有螺丝固定,靠的是散热模组在cpu端螺丝产生的压合力,且晶片组通常也不需要那么高的导热效率。

因此用有弹性的矽导热贴片,这种贴片不但可以达到散热的目的,还可以底消风扇产生的震动,避免晶片组或其他原件受到伤害或是干扰,对减低噪音也有帮助,另外它也不需要因为拆装就要更换,以上是笔记本电脑cpu更换要特别留意的地方,也是一般人比较不了解的地方。

GL-40 是可以支援P8600的,只是有些厂商对BIOS限制,才会出现不能用的状况,有时候原厂说明是不可靠的,那只是要刻意的做市场分割,其实大部份的台厂都有把支援写进BIOS。

mobile cpu很少会出现盒装的CPU,比较能看到的产品已经是2个时代之前的Socket M时代的笔记本电脑CPU,出现在市面上的也只有T7200、T7400、T7600这3个型号,基本上INTEL那时候推出的笔记本电脑盒装CPU主要是针对日本市场,但之后MODT策略失败盒装笔记本电脑CPU就没有在看到了,到现在最新的Montevina架构笔记本电脑CPU是有听说INTEL要推出盒装CPU,但是还没有实际的日期,还有会推出的型号也不确定,确定的就是一定会比官价每千颗报价还要贵,到时不知道有几个人买的下手,另外笔记本电脑的CPU盒装的也是没有风扇的,跟散装的差别除了盒子外就只有一本说明书和一张贴纸,要买网拍的CPU最好的方法就是确认卖家的专业度,多联络确认,最好能实测安装,不要贪便宜买ES的CPU,安装好之后用CPUZ查看,用SP2004跑个15分钟,网拍多留意,小心点还是有很多好卖家的,且是挖宝的好地方,遇到可能是的卖家,也请勇於检举,正义是要靠大家一起努力的,就是太多买家都息事宁人,才会让现在的网拍骗人那麼多,不要纵容犯罪就是最好的正义守护

各代主板\cpu\内存的型号及搭配

CPU从最初发展至今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了,这期间,按照其处理信息的字长,CPU可以分为:4位微处理器、8位微处理器、16位微处理器、32位微处理器以及最新的64位微处理器,可以说个人电脑的发展是随着CPU的发展而前进的。微机是指以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部件,以集成了计算机主要部件——控制器和运算器的微处理器MP(Micro Processor)为核心,所构造出的计算系经过30多年的发展,微处理器的发展大致可分为: 第一阶段

(1971—1973年)通常以字长是4位或8位微处理器,典型的是美国 Intel 4004和Intel 8008微处理器。Intel 4004是一种4位微处理器,可进行4位二进制的并行运算,它有45条指令,速度0.05MIPs(Million Instruction Per Second,每秒百万条指令)。Intel 4004的功能有限,主要用于计算器、电动打字机、照相机、台秤、电视机等家用电器上,使这些电器设备具有智能化,从而提高它们的性能。Intel 8008是世界上第一种8位的微处理器。存储器采用PMOS工艺。该阶段计算机工作速度较慢,微处理器的指令系统不完整,存储器容量很小,只有几百字节,没有操作系统,只有汇编语言。主要用于工业仪表、过程控制。 (1974—1977年)典型的微处理器有Intel 8080/8085,Zilog公司的Z80和Motorola公司的M6800。与第一代微处理器相比,集成度提高了1~4倍,运算速度提高了10~15倍,指令系统相对比较完善,已具备典型的计算机体系结构及中断、直接存储器存取等功能。

由于微处理器可用来完成很多以前需要用较大设备完成的计算任务,价格又便宜,于是各半导体公司开始竞相生产微处理器芯片。Zilog公司生产了8080的增强型Z80,摩托罗拉公司生产了6800,英特尔公司于1976年又生产了增强型8085,但这些芯片基本没有改变8080的基本特点,都属于第二代微处理器。它们均采用NMOS工艺,集成度约9000只晶体管,平均指令执行时间为1μS~2μS,采用汇编语言、BASIC、Fortran编程,使用单用户操作系统。 第三阶段(1978—1984年)即16位微处理器。1978 年,Intel公司率先推出16位微处理器8086,同时,为了方便原来的8位机用户,Intel公司又提出了一种准16位微处理器8088。

8086微处理器最高主频速度为8MHz,具有16位数据通道,内存寻址能力为1MB。同时英特尔还生产出与之相配合的数学协处理器i8087,这两种芯片使用相互兼容的指令集,但i8087指令集中增加了一些专门用于对数、指数和三角函数等数学计算的指令。人们将这些指令集统一称之为 x86指令集。虽然以后英特尔又陆续生产出第二代、第三代等更先进和更快的新型CPU,但都仍然兼容原来的x86指令,而且英特尔在后续CPU的命名上沿用了原先的x86序列,直到后来因商标注册问题,才放弃了继续用阿拉伯数字命名。

1979年,英特尔公司又开发出了8088。8086和8088在芯片内部均采用16位数据传输,所以都称为16位微处理器,但8086每周期能传送或接收16位数据,而8088每周期只采用8位。因为最初的大部分设备和芯片是8位的,而8088的外部8位数据传送、接收能与这些设备相兼容。8088采用40针的DIP封装,工作频率为6.66MHz、7.16MHz或8MHz,微处理器集成了大约29000个晶体管。

在Intel公司推出8086、8088 CPU之后,各公司也相继推出了同类的产品,有Zilog公司Z8000和Motorola公司的M68000等。16位微处理器比8位微处理器有更大的寻址空间、更强的运算能力、更快的处理速度和更完善的指令系统。所以,16位微处理器已能够替代部分小型机的功能,特别在单任务、单用户的系统中,8086等16位微处理器更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981年,美国IBM公司将8088芯片用于其研制的IBM-PC机中,从而开创了全新的微机时代。也正是从8088开始,个人电脑(PC)的概念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发展起来。从8088应用到IBM PC机上开始,个人电脑真正走进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之中,它也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1982年,英特尔公司在8086的基础上,研制出了80286微处理器,该微处理器的最大主频为20MHz,内、外部数据传输均为16位,使用24位内存储器的寻址,内存寻址能力为16MB。80286可工作于两种方式,一种叫实模式,另一种叫保护方式。

在实模式下,微处理器可以访问的内存总量限制在1兆字节;而在保护方式之下,80286可直接访问16兆字节的内存。此外,80286工作在保护方式之下,可以保护操作系统,使之不像实模式或8086等不受保护的微处理器那样,在遇到异常应用时会使系统停机。

IBM公司将80286微处理器用在先进技术微机即AT机中,引起了极大的轰动。80286在以下四个方面比它的前辈有显著的改进:支持更大的内存;能够模拟内存空间;能同时运行多个任务;提高了处理速度。

最早PC机的速度是4MHz,第一台基于80286的AT机运行速度为6MHz至8MHz,一些制造商还自行提高速度,使80286达到了20MHz,这意味着性能上有了重大的进步。

80286的封装是一种被称为PGA的正方形包装。PGA是源于PLCC的便宜封装,它有一块内部和外部固体插脚,在这个封装中,80286集成了大约130000个晶体管。

IBM PC/AT微机的总线保持了XT的三层总线结构,并增加了高低位字节总线驱动器转换逻辑和高位字节总线。与XT机一样,CPU也是焊接在主板上的。 第四阶段(1985—1992年)即32位微处理器。1985年10月17日,英特尔划时代的产品——80386DX正式发布了,其内部包含27.5万个晶体管,时钟频率为12.5MHz,后逐步提高到20MHz、25MHz、33MHz,最后还有少量的40MHz产品。

80386DX的内部和外部数据总线是32位,地址总线也是32位,可以寻址到4GB内存,并可以管理64TB的虚拟存储空间。它的运算模式除了具有实模式和保护模式以外,还增加了一种“虚拟86”的工作方式,可以通过同时模拟多个8086微处理器来提供多任务能力。

80386DX有比80286更多的指令,频率为12.5MHz的80386每秒钟可执行6百万条指令,比频率为16MHz的80286快2.2倍。80386最经典的产品为80386DX-33MHz,一般我们说的80386就是指它。

由于32位微处理器的强大运算能力,PC的应用扩展到很多的领域,如商业办公和计算、工程设计和计算、数据中心、个人娱乐。80386使32位CPU成为了PC工业的标准。

1989年英特尔公司又推出准32位微处理器芯片80386SX。这是Intel为了扩大市场份额而推出的一种较便宜的普及型CPU,它的内部数据总线为32位,外部数据总线为16位,它可以接受为80286开发的16位输入/输出接口芯片,降低整机成本。80386SX推出后,受到市场的广泛的欢迎,因为80386SX的性能大大优于80286,而价格只是80386的三分之一。

1989年,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80486芯片由英特尔推出。这款经过四年开发和3亿美元资金投入的芯片的伟大之处在于它首次实破了100万个晶体管的界限,集成了120万个晶体管,使用1微米的制造工艺。80486的时钟频率从25MHz逐步提高到33MHz、40MHz、50MHz。

80486是将80386和数学协微处理器80387以及一个8KB的高速缓存集成在一个芯片内。80486中集成的80487的数字运算速度是以前80387的两倍,内部缓存缩短了微处理器与慢速DRAM的等待时间。并且,在80x86系列中首次采用了RISC(精简指令集)技术,可以在一个时钟周期内执行一条指令。它还采用了突发总线方式,大大提高了与内存的数据交换速度。由于这些改进,80486的性能比带有80387数学协微处理器的80386 DX性能提高了4倍。 第5阶段(1993-2005年)是奔腾(pentium)系列微处理器时代,通常称为第5代。典型产品是Intel公司的奔腾系列芯片及与之兼容的AMD的K6系列微处理器芯片。内部采用了超标量指令流水线结构,并具有相互独立的指令和数据高速缓存。随着MMX(MultiMediaeXtended)微处理器的出现,使微机的发展在网络化、多媒体化和智能化等方面跨上了更高的台阶。

早期的奔腾75MHz~120MHz使用0.5微米的制造工艺,后期120MHz频率以上的奔腾则改用0.35微米工艺。经典奔腾的性能相当平均,整数运算和浮点运算都不错。 为了提高电脑在多媒体、3D图形方面的应用能力,许多新指令集应运而生,其中最著名的三种便是英特尔的MMX、SSE和AMD的3D NOW!。 MMX(MultiMedia Extensions,多媒体扩展指令集)是英特尔于1996年发明的一项多媒体指令增强技术,包括57条多媒体指令,这些指令可以一次处理多个数据,MMX技术在软件的配合下,就可以得到更好的性能。

多能奔腾(Pentium MMX)的正式名称就是“带有MMX技术的Pentium”,是在1996年底发布的。从多能奔腾开始,英特尔就对其生产的CPU开始锁倍频了,但是MMX的CPU超外频能力特别强,而且还可以通过提高核心电压来超倍频,所以那个时候超频是一个很时髦的行动。超频这个词语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流行的。

多能奔腾是继Pentium后英特尔又一个成功的产品,其生命力也相当顽强。多能奔腾在原Pentium的基础上进行了重大的改进,增加了片内16KB数据缓存和16KB指令缓存,4路写缓存以及分支预测单元和返回堆栈技术。特别是新增加的57条MMX多媒体指令,使得多能奔腾即使在运行非MMX优化的程序时,也比同主频的Pentium CPU要快得多。

1997年推出的Pentium II处理器结合了Intel MMX技术,能以极高的效率处理影片、音效、以及绘图资料,首次采用Single Edge Contact (S.E.C) 匣型封装,内建了高速快取记忆体。这款晶片让电脑使用者撷取、编辑、以及透过网际网络和亲友分享数位相片、编辑与新增文字、音乐或制作家庭**的转场效果、使用视讯电话以及透过标准电话线与网际网络传送影片,Intel Pentium II处理器晶体管数目为750万颗。

Pentium III 处理器加入70个新指令,加入网际网络串流SIMD延伸集称为MMX,能大幅提升先进影像、3D、串流音乐、影片、语音辨识等应用的性能,它能大幅提升网际网络的使用经验,让使用者能浏览逼真的线上博物馆与商店,以及下载高品质影片,Intel首次导入0.25微米技术,Intel Pentium III晶体管数目约为950万颗。

与此同年,英特尔还发布了PentiumIII Xeon处理器。作为PentiumII Xeon的后继者,除了在内核架构上采纳全新设计以外,也继承了Pentium III处理器新增的70条指令集,以更好执行多媒体、流媒体应用软件。除了面对企业级的市场以外,Pentium III Xeon加强了电子商务应用与高阶商务计算的能力。在缓存速度与系统总线结构上,也有很多进步,很大程度提升了性能,并为更好的多处理器协同工作进行了设计。

2000年推出的Pentium 4处理器内建了4200万个晶体管,以及采用0.18微米的电路,Pentium 4初期推出版本的速度就高达1.5GHz,晶体管数目约为4200万颗,翌年8月,Pentium 4 处理理达到2 GHz的里程碑。2002年英特尔推出新款Intel Pentium 4处理器内含创新的Hyper-Threading(HT)超线程技术。超线程技术打造出新等级的高性能桌上型电脑,能同时快速执行多项运算应用,或针对支持多重线程的软件带来更高的性能。超线程技术让电脑性能增加25%。除了为桌上型电脑使用者提供超线程技术外,英特尔也达成另一项电脑里程碑,就是推出运作频率达3.06 GHz的Pentium 4处理器,是首款每秒执行30亿个运算周期的商业微处理器,如此优异的性能要归功于当时业界最先进的0.13微米制程技术,翌年,内建超线程技术的Intel Pentium 4处理器频率达到3.2 GHz。

PentiumM:由以色列小组专门设计的新型移动CPU,Pentium M是英特尔公司的x86架构微处理器,供笔记簿型个人电脑使用,亦被作为Centrino的一部分,于2003年3月推出。公布有以下主频:标准1.6GHz,1.5GHz,1.4GHz,1.3GHz,低电压1.1GHz,超低电压900MHz。为了在低主频得到高效能,Banias作出了优化,使每个时钟所能执行的指令数目更多,并通过高级分支预测来降低错误预测率。另外最突出的改进就L2高速缓存增至1MB(P3-M和P4-M都只有512KB),估计Banias数目高达7700万的晶体管大部分就用在这上。

此外还有一系列与减少功耗有关的设计:增强型Speedstep技术是必不可少的了,拥有多个供电电压和计算频率,从而使性能可以更好地满足应用需求。

智能供电分布可将系统电量集中分布到处理器需要的地方,并关闭空闲的应用;移动电压定位(MVPIV)技术可根据处理器活动动态降低电压,从而支持更低的散热设计功率和更小巧的外形设计;经优化功率的400MHz系统总线;Micro-opsfusion微操作指令融合技术,在存在多个可同时执行的指令的情况下,将这些指令合成为一个指令,以提高性能与电力使用效率。专用的堆栈管理器,使用记录内部运行情况的专用硬件,处理器可无中断执行程序。

Banias所对应的芯片组为855系列,855芯片组由北桥芯片855和南桥芯片ICH4-M组成,北桥芯片分为不带内置显卡的855PM(代号Odem)和带内置显卡的855GM(代号Montara-GM),支持高达2GB的DDR266/200内存,AGP4X,USB2.0,两组ATA-100、AC97音效及Modem。其中855GM为三维及显示引擎优化InternalClockGating,它可以在需要时才进行三维显示引擎供电,从而降低芯片组的功率。

2005年Intel推出的双核心处理器有Pentium D和Pentium Extreme Edition,同时推出945/955/965/975芯片组来支持新推出的双核心处理器,采用90nm工艺生产的这两款新推出的双核心处理器使用是没有针脚的LGA 775接口,但处理器底部的贴片电容数目有所增加,排列方式也有所不同。

桌面平台的核心代号Smithfield的处理器,正式命名为Pentium D处理器,除了摆脱阿拉伯数字改用英文字母来表示这次双核心处理器的世代交替外,D的字母也更容易让人联想起Dual-Core双核心的涵义。

Intel的双核心构架更像是一个双CPU平台,Pentium D处理器继续沿用Prescott架构及90nm生产技术生产。Pentium D内核实际上由于两个独立的2独立的Prescott核心组成,每个核心拥有独立的1MB L2缓存及执行单元,两个核心加起来一共拥有2MB,但由于处理器中的两个核心都拥有独立的缓存,因此必须保正每个二级缓存当中的信息完全一致,否则就会出现运算错误。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Intel将两个核心之间的协调工作交给了外部的MCH(北桥)芯片,虽然缓存之间的数据传输与存储并不巨大,但由于需要通过外部的MCH芯片进行协调处理,毫无疑问的会对整个的处理速度带来一定的延迟,从而影响到处理器整体性能的发挥。

由于采用Prescott内核,因此Pentium D也支持EM64T技术、XD bit安全技术。值得一提的是,Pentium D处理器将不支持Hyper-Threading技术。原因很明显:在多个物理处理器及多个逻辑处理器之间正确分配数据流、平衡运算任务并非易事。比如,如果应用程序需要两个运算线程,很明显每个线程对应一个物理内核,但如果有3个运算线程呢?因此为了减少双核心Pentium D架构复杂性,英特尔决定在针对主流市场的Pentium D中取消对Hyper-Threading技术的支持。

同出自Intel之手,而且Pentium D和Pentium Extreme Edition两款双核心处理器名字上的差别也预示着这两款处理器在规格上也不尽相同。其中它们之间最大的不同就是对于超线程(Hyper-Threading)技术的支持。Pentium D不支持超线程技术,而Pentium Extreme Edition则没有这方面的限制。在打开超线程技术的情况下,双核心Pentium Extreme Edition处理器能够模拟出另外两个逻辑处理器,可以被系统认成四核心系统。

Pentium EE系列都采用三位数字的方式来标注,形式是Pentium EE8xx或9xx,例如Pentium EE840等等,数字越大就表示规格越高或支持的特性越多。

Pentium EE8x0:表示这是Smithfield核心、每核心1MB二级缓存、800MHzFSB的产品,其与PentiumD8x0系列的唯一区别仅仅只是增加了对超线程技术的支持,除此之外其它的技术特性和参数都完全相同。

Pentium EE9x5:表示这是Presler核心、每核心2MB二级缓存、1066MHzFSB的产品,其与PentiumD9x0系列的区别只是增加了对超线程技术的支持以及将前端总线提高到1066MHzFSB,除此之外其它的技术特性和参数都完全相同。

单核心的Pentium 4、Pentium 4 EE、Celeron D以及双核心的Pentium D和Pentium EE等CPU采用LGA775封装。与以前的Socket 478接口CPU不同,LGA 775接口CPU的底部没有传统的针脚,而代之以775个触点,即并非针脚式而是触点式,通过与对应的LGA 775插槽内的775根触针接触来传输信号。LGA 775接口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处理器的信号强度、提升处理器频率,同时也可以提高处理器生产的良品率、降低生产成本。 第6阶段(2005年至今)是酷睿(core)系列微处理器时代,通常称为第6代。“酷睿”是一款领先节能的新型微架构,设计的出发点是提供卓然出众的性能和能效,提高每瓦特性能,也就是所谓的能效比。早期的酷睿是基于笔记本处理器的。 酷睿2:英文名称为Core 2 Duo,是英特尔在2006年推出的新一代基于Core微架构的产品体系统称。于2006年7月27日发布。酷睿2是一个跨平台的构架体系,包括服务器版、桌面版、移动版三大领域。其中,服务器版的开发代号为Woodcrest,桌面版的开发代号为Conroe,移动版的开发代号为Merom。

酷睿2处理器的Core微架构是Intel的以色列设计团队在Yonah微架构基础之上改进而来的新一代英特尔架构。最显著的变化在于在各个关键部分进行强化。为了提高两个核心的内部数据交换效率采取共享式二级缓存设计,2个核心共享高达4MB的二级缓存。

继LGA775接口之后,Intel首先推出了LGA1366平台,定位高端旗舰系列。首颗采用LGA 1366接口的处理器代号为Bloomfield,采用经改良的Nehalem核心,基于45纳米制程及原生四核心设计,内建8-12MB三级缓存。LGA1366平台再次引入了Intel超线程技术,同时QPI总线技术取代了由Pentium 4时代沿用至今的前端总线设计。最重要的是LGA1366平台是支持三通道内存设计的平台,在实际的效能方面有了更大的提升,这也是LGA1366旗舰平台与其他平台定位上的一个主要区别。

作为高端旗舰的代表,早期LGA1366接口的处理器主要包括45nm Bloomfield核心酷睿i7四核处理器。随着Intel在2010年买入32nm工艺制程,高端旗舰的代表被酷睿i7-980X处理器取代,全新的32nm工艺解决六核心技术,拥有最强大的性能表现。对于准备组建高端平台的用户而言,LGA1366依然占据着高端市场,酷睿i7-980X以及酷睿i7-950依旧是不错的选择。

Intel Core i7是一款45nm原生四核处理器,处理器拥有8MB三级缓存,支持三通道DDR3内存。处理器采用LGA 1366针脚设计,支持第二代超线程技术,也就是处理器能以八线程运行。根据网上流传的测试,同频Core i7比Core 2 Quad性能要高出很多。

综合之前的资料来看,英特尔首先会发布三款Intel Core i7处理器,频率分别为3.2GHz、2.93GHz和2.66GHz,主频为3.2GHz的属于Intel Core i7 Extreme,处理器售价为999美元,当然这款顶级处理器面向的是发烧级用户。而频率较低的2.66GHz的定价为284美元,约合1940元人民币,面向的是普通消费者。全新一代Core i7处理器将于2013年第四季度推出。

而从英特尔技术峰会2008(IDF2008)上英特尔展示的情况来看,core i7的能力在core2 extreme qx9770(3.2GHz)的三倍左右。IDF上,intel工作人员使用一颗core i7 3.2GHz处理器演示了CineBench R10多线程渲染,结果很惊人。渲染开始后,四颗核心的八个线程同时开始工作,仅仅19秒钟后完整的画面就呈现在了屏幕上,得分超过45800。相比之下,core2 extreme qx 9770 3.2GHz只能得到一万两千分左右,超频到4.0GHz才勉强超过15000分,不到core i7的3分之一。core i7的超强实力由此可窥见一斑。

Core i5是一款基于Nehalem架构的四核处理器,采用整合内存控制器,三级缓存模式,L3达到8MB,支持Turbo Boost等技术的新处理器电脑配置。它和Core i7(Bloomfield)的主要区别在于总线不采用QPI,采用的是成熟的DMI(Direct Media Interface),并且只支持双通道的DDR3内存。结构上它用的是LGA1156 接口,Core i7用的是LGA1366。i5有睿频技术,可以在一定情况下超频。

Core i3可看作是Core i5的进一步精简版(或阉割版),将有32nm工艺版本(研发代号为Clarkdale,基于Westmere架构)这种版本。Core i3最大的特点是整合GPU(图形处理器),也就是说Core i3将由CPU+GPU两个核心封装而成。由于整合的GPU性能有限,用户想获得更好的3D性能,可以外加显卡。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Clarkdale,显示核心部分的制作工艺仍会是45nm。i3 i5 区别最大之处是 i3没有睿频技术。

2010年6月,Intel再次发布革命性的处理器——第二代Core i3/i5/i7。第二代Core i3/i5/i7隶属于第二代智能酷睿家族,全部基于全新的Sandy Bridge微架构,相比第一代产品主要带来五点重要革新:1、采用全新32nm的Sandy Bridge微架构,更低功耗、更强性能。2、内置高性能GPU(核芯显卡),视频编码、图形性能更强。 3、睿频加速技术2.0,更智能、更高效能。4、引入全新环形架构,带来更高带宽与更低延迟。5、全新的AVX、AES指令集,加强浮点运算与加密解密运算。

SNB(Sandy Bridge)是英特尔在2011年初发布的新一代处理器微架构,这一构架的最大意义莫过于重新定义了“整合平台”的概念,与处理器“无缝融合”的“核芯显卡”终结了“集成显卡”的时代。这一创举得益于全新的32nm制造工艺。由于Sandy Bridge 构架下的处理器采用了比之前的45nm工艺更加先进的32nm制造工艺,理论上实现了CPU功耗的进一步降低,及其电路尺寸和性能的显著优化,这就为将整合图形核心(核芯显卡)与CPU封装在同一块基板上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外,第二代酷睿还加入了全新的高清视频处理单元。视频转解码速度的高与低跟处理器是有直接关系的,由于高清视频处理单元的加入,新一代酷睿处理器的视频处理时间比老款处理器至少提升了30%。新一代Sandy Bridge处理器采用全新LGA1155接口设计,并且无法无LGA1156接口兼容。Sandy Bridge是将取代Nehalem的一种新的微架构,不过仍将采用32nm工艺制程。比较吸引人的一点是这次Intel不再是将CPU核心与GPU核心用“胶水”粘在一起,而是将两者真正做到了一个核心里。

在2012年4月24日下午北京天文馆,intel正式发布了ivy bridge(IVB)处理器。22nm Ivy Bridge会将执行单元的数量翻一番,达到最多24个,自然会带来性能上的进一步跃进。Ivy Bridge会加入对DX11的支持的集成显卡。另外新加入的XHCI USB 3.0控制器则共享其中四条通道,从而提供最多四个USB 3.0,从而支持原生USB3.0。cpu的制作采用3D晶体管技术的CPU耗电量会减少一半。

INTEL经典主板芯片发展史:

1、 Intel 430FX芯片组

Intel 430FX芯片组是Intel公司生产的第一款芯片组,当时Intel公司就凭它在芯片组领域一炮打红,从此Intel CPU配Intel芯片组主板性能极佳的说法被人们广为流传。Triton First芯片组,其是当时最早提供对EDO DRAM支持的奔腾级芯片组,它所构建的以高速EDO DRAM与第一代原始Pentium处理器相配和的方案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追求高性能用户的理想选择。此款芯片组的CACHE类型为管线突发式,最大容量为512KB,缓存容量为64MB。在内存方面,他最大支持128MB的内存容量,EDO DRAM读取时间为7-2-2-2 FPM DRAM读取时间为7-3-3-3,数据带宽为64BIT,这在当时是很难想象的。

2、 Intel 430VX芯片组

430VX芯片

Intel在推出了两款最成功的CPU之后突然觉得还缺点什么,原因是原始的FX芯片不能满Pentium MMX CPU的需要,而HX芯片组性能好,但它昂贵的价格并不能被一般用户所接受。所以Intel急需推出一款新的芯片组来补充FX芯片组与HX芯片组之间的真空地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Intel 430VX芯片组诞生了,人们习惯的称它为Triton Three。但人们发现这款Triton Three在性能上并不比Triton 2强,只是他低廉的价格被经济不富裕得人津津乐道。

3、 Intel 440LX芯片组

随着CPU制造工艺的高速发展,一款功能强大的Pentium II处理器终于横空出世了。为了推广这款CPU,1997年5月,Intel特意为它定做了一套新衣服——440LX芯片组。首次支持AGP、SDRAM和Ultra/33功能,而且它支持两个处理器,是当时最强劲的芯片组。

4、 Intel 440BX芯片组

440BX芯片

Intel 440BX芯片组是寿命最长的一款芯片组,也可以说是Intel公司最成功的芯片组产品了,直到今天它还是被很多人津津乐道。这款440BX配合Intel的Celeron CPU能发挥出极好的超频效果,而且它的价格也不昂贵,所以它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一直被广大DIY爱好者所喜爱。

5 、Intel 810芯片组

Intel 810芯片组

继成功推出Intel BX之后,Intel便下了大赌注全部投在下一代芯片组产品上,这就是I810。I810不仅仅是Intel首款整合型芯片组产品,同时也是Intel尝试的新式“固件控制中心”架构式设计,一改以往的南北桥设计,这种新式的设计独道之处在于,将各部分性能分解成为独立的芯片,重新设计了芯片间通道的传输方式和速度,因而在性能上得以提高。不过,这款产品的市场反映并不是很好,使Intel有些黯淡。

6、 Intel 820芯片组

Intel 820芯片组

有了RAMBUS的助阵,加之I820的许多新设计,Intel便在梦想着收复所有失去的芯片组领地,但是事实又给了Intel重重的一击。因为RAMBUS内存的授权权益金相当高昂,加之RAMBUS内存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对于普通的用户来说简直是无法想像的。I820的上市,可以说是让Intel用钞票买来了一个教训,因为Intel在I820身上损失惨重。

7、 Intel 815芯片组

Intel 815芯片组

时近千禧年末,Intel传来了一个好消息,那就是简洁版的I815芯片组I815EP全面上市,除了增加了对ATA100的支持以外,还去掉了内置的昂贵I752显示模块。这下,性价比大幅提升,是I815EP主板在PIII市场呼风唤雨。

8、 Intel 850芯片组

Intel 850芯片组

2000年11月21日,Intel发布了新一代的奔腾处理器—奔腾四,采用Willamette核心,Sock423接口,配套的芯片组产品是I845和I850,I845支持PC-133 SD内存,而I850则使用Rambus内存,这是820芯片组回收时间后,Intel再次推出支持Rambus内存的芯片组。

9、 Intel 845D主板

Intel 845D主板

I845D的发布,也意味着P4芯片组正式跨入了Socket 478时代,开始提供对DDR内存的支持。

10、 Intel 845PE主板

Intel 845PE主板

支持400/533MHZ前端总线设计的处理器,提供对单通道DDR333 内存的支持。支持超线程技术。提供对AGP4X总线规范的支持。

11、 Intel 845E主板

Intel 845E主板

提供对400/533MHZ前端总线设计,采用SOCKET 478接口处理器的支持。支持单通道DDR333内存。

12 、Intel 845G主板

Intel 845G主板

整合EXTREME GRAPHICS显示核心。提供对400/533MHZ前端总线处理器的支持。支持单通道DDR333内存。

13、 Intel 848P主板

Intel 848P主板

支持400/533/800MHZ前端总线设计的处理器,支持单通道DDR400内存。支持AGP 8X总线规范。提供2个SATA接口。

14、 Intel 865PE主板

Intel 865PE主板

支持400/533/800MHZ前端总线设计的处理器。支持双通道DDR400内存。提供2个SATA接口,搭配ICH5R南桥芯片,可是实现多种RAID模式。

15、 Intel865G主板

Intel865G主板

板载EXTREME GRAPHICS 2显示核心。支持400/533/800MHZ前端总线设计的处理器。支持双通道DDR400内存。提供2个SATA接口。

16、 Intel 875P主板

Intel 875P主板

与865PE芯片主板最大的区别在于支持PAT功能,另外提供对ECC内存的支持。Intel915X系列芯片组不仅是LGA775接口处理器的最佳搭档,还将众多全新技术引入了实际应用。915X完全抛弃了AGP总线,改为使用更先进的PCI-E总线,可为图形芯片和高速存储设备以及网络设备带来更高的数据传输带宽,,是近年来电脑系统中最具革命性的总线升级。突破性的支持DDR2内存,此举表明了未来芯片组的发展方向。搭配ICH6系列南桥芯片支持HD-AUDIO音频规范,支持RAID功能的ICH6R还提供了全新的MATRIX STORAGE功能,兼顾了成本、性能和安全。

17、 Intel915P主板

Intel915P主板

提供对533/800MHZ前端总线设计,采用LGA775接口的处理器。支持双通道DDR2/DDR内存。提供4个SATA接口。提供对全新PCI-E总线的支持。

18 、Intel915GL主板

Intel915GL主板

整合GMA900图形核心,支持DX9.0特效。支持533/800MHZ前端总线设计,采用LGA775接口的处理器。内存方面仅提供对DDR内存的支持。提供4个SATA接口。

19、 Intel915PL主板

Intel915PL主板

支持533/800MHZ前端总线设计,采用LGA775接口的处理器。内存方面仅提供对双通道DDR内存的支持,内存插擦也减少为2条。提供4个SATA接口。

20、 Intel915GV主板

Intel915GV主板

整合GMA900图形核心,支持DX9.0特效。支持533/800MHZ前端总线设计,采用LGA775接口的处理器。内存方面仅提供对双通道DDR内存的支持。不提供PCI-E X16显卡插槽。提供4个SATA接口。

21、 Intel910GL主板

Intel910GL主板

主要针对OEM市场的产品。支持533MHZ前端总线设计,采用LGA775接口处理器的。提供4个SATA接口。

22 、Intel915G主板

Intel915G主板

板载GMA900图新核心,支持DX9.0特效并提供PCI-E显卡插槽。支持533/800MHZ前端总线设计,采用LGA775 接口的处理器。提供4个SATA接口。

23、 Intel925X主板

Intel925X主板

支持533/800/1066前端总线设计,采用LGA775接口的处理器。支持EM64T技术。提供对DDR2内存规范的支持。搭配ICH6R南桥芯片支持MATRIX STORAGE功能。

945X/955X的出现来临预示着个人电脑开始向双核芯时代迈进,同时支持EM64T技术。配合ICH7/R南桥芯片,提供对SATA2 规格的支持。945G整合GMA950图形核心,较GMA900核心频率有所提高,3D MARK03测试成绩接近5200独立显卡。

24、 Intel945G主板

Intel945G主板

整合高效的GMA950图形核心,并提供PCI-E显卡插槽。支持双核心处理器。支持DDR2 533/667内存。提供对SATA2传输规范的支持。

25、 Intel945P主板

Intel945P主板

支持533/800/1066前端总线设计,采用LGA775接口的处理器。支持双核心技术。提供4个SATA2接口。搭配ICH7R南桥芯片支持RAID功能。

26、 Intel955X主板

Intel955X主板

支持533/800/1066前端总线设计,采用LGA775接口的处理器。提供对双核心处理器的支持。支持双通道DDR2 533/667内存。支持ECC内存。最大支持8GB内存。

27、 Intel 965系列芯片组(Broadwater)

ntel 965系列家族的研发代号为Broadwater,主要包括了以下四款系列芯片,它们分别是P965、G965、Q963和Q965。其中P965和G965面向主流消费者;Q963和Q965则主要面向企业用户,用来构建Averill平台。

Intel P965支持533、800及1066MHz FSB的处理器,并支持下代Core架构的Conroe处理器,内存方面则支持双通道DDR2-533、667及800并改良DDR2控制器设计,因此内存效能将会比以往的芯片组甚至自家的i975X还要进步,但却没有类似i975X的双PCI-E绘图接口设计,没法实现8X + 8X的ATi CrossFire双显示卡协同运算,南桥则配上ICH8家族。

P965、G965和Q965支持DDR2-800MHz内存,Q963最高只支持DDR2 667MHz,四款芯片组都支持1066MHz前端总线频率。P965是一款主流桌面芯片组,而G965、Q963和Q965都是整合型芯片组,预计会整合性能比GMA950显示核心更为强大的Intel 第四代图形显示核心。这种新显示核心采用Intel Clear Video技术,加入了Advanced De-interlacing、Mpeg-2硬件加速、H.264硬件加速、leration、HDMI、WMV9B High Definition Decode (iDCT/VC1)和ProcAmp API等,与PureVideo和AVIVO有的一拼。

28、 Intel 975X芯片组

Intel 975X高速芯片组成就了Intel性能最高的平台,且支持最新Intel双内核处理器,增加了有助于管理和排列多(四)个处理器线程优先顺序的智能。

除支持多个线程之外,Intel 975X高速芯片组还支持一些主要特性以优化性能,如支持多个2x8显卡、Intel内存流水线技术(Intel MPT),支持64位计算的 8GB内存寻址能力,以及纠错码(ECC)内存等。支持 1066-/800MHz系统总线

29、 Intel G3X、P3X、Q3X、X3X芯片组

芯片组支持Intel 45 纳米处理器。它是性能和高能效的完美组合。速度更快的1333/1066/800 MHz 系统总线、DDR3 内存技术和Intel快速内存访问(Intel FMA)将带来更高的系统性能,从而满足当今用户的需求。更低的能耗和Intel静音系统技术(Intel QST)可令您的系统更安静,外形更新颖。结合各种相互补充的技术,实现了平台的可伸缩性。创新的 I/O 技术加快了应用程序加载速度、提供了数据保护功能并提升了系统的整体响应能力。Intel还在提高性能和能效,并且正在提供关键构建模块以继续支持Energy Star*(能源之星)。

30、 Intel X48 芯片组

X48 高速芯片组支持全新的Intel QX9770 酷睿2 至尊处理器(1600 FSB,向下兼容1333/1066/800 MHz 系统总线)、双通道 XMP 1600 MHz DDR3 内存、下一代双 X16 PCI Express 2.0 和Intel Extreme Tuning。

31、 Intel X58 芯片组

X58 高速芯片组的台式机平台与Intel 酷睿i7 处理器家族相结合,为高性能和主流平台提供创新性能和一流的技术。

Intel X58 高速芯片组可通过Intel QuickPath 互连(Intel QPI)以 6.4 GT/秒和 4.8 GT/秒的速度支持最新的 45 纳米LGA 1366接口的Nehalem Bloomfield Core i7 处理器家族。此外,此芯片组可提供 2 个 x16 或 4 个 x8 PCI,Express* 2.0 显卡支持,并支持 ICH10 和 ICH10R 家用 SKU 上的Intel 高性能固态驱动器。支持内存频率 DDR3 1333/1066/800MHz 。

HOHO,查询数据好艰难啊……

以上纯属个人看法,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到你